全国中小学生作文
首页 小学作文 中学作文 高中作文 中考满分作文 高考满分作文 中小学诗歌 写作方法 课外读物 整站作文 用户面板 申请驻站 写作投稿 写作专区 客服在线
闹鬼的浴室 · 本站整理 · 目录 良牙 - 全国中小学生作文-免费发表作文|写作方法|高考满分作文|中考满分作文|小学优秀作文|初中优秀作文|高中优秀作文大全
 

良牙

( 本章字数:2835)

 
 


音乐响起,人们拾阶而下,彼此寻找着合适的舞伴,用眼睛寻觅着其他面具下的眼睛。



灯光会适时调成暧昧的橘黄色,这才适合面具与面具的盛大舞会,本来就看不清,不如就更加朦胧点。



每一副面具都别具特色,没有人知道面具的主人选择它是因为喜爱,还是因为排斥,只能去揣摩,揣摩每一副面具下的心情,同时去表达,寄期望于自己的面具和眼神足以表达自己。



巨大的圆形广场中,人们两两牵着手,陌生而熟悉地,开始了属于万圣节的舞步。



万圣节的恐怖南瓜头:面具



万圣节:把亡魂吓走



万圣节是西方国家的传统节日。在西方国家,每年的10月31日被称为万圣节之夜。传说自公元前五百年,居住在爱尔兰、苏格兰等地的凯尔特人就已经有了一个类似于此的节日,他们认为这一天是夏天正式结束的日子,也是严酷的冬季的开始,在他们的历法中,这就是一年的终点。



那里的人们相信,在那一天,故人的亡魂会回到故居,并在活人身上找寻生灵,借此再生。这也是亡魂获得再生的唯一希望。活着的人惧怕亡魂。他们选择在这一天熄掉炉火、烛光,让死魂无法找寻活人:活人们会把自己打扮成妖魔鬼怪的样子,把亡魂吓走。直到这一夜过去,人们才会再把火种烛光重新燃起,开始新一年的生活。



到了公元1世纪,占领了凯尔特人领地的罗马人也渐渐接受了万圣节习俗。罗马人将自己庆祝丰收的节日与凯尔特人的节日仪式相结合,衍生出了类似于如今万圣节的仪式。人们依旧戴着可怕的面具,打扮成动物或鬼怪,不过仅仅是用来庆祝劳作的收成,并祈祝隆冬将临,万鬼退却。



这也就是如今万圣节的起源,是人们以古灵精怪的打扮来庆祝万圣节的缘故。时间流逝,万圣节的意义逐渐起了变化,变得积极快乐起来,喜庆的意味成了主流。到了今天,象征万圣节的形象、图画如巫婆、黑猫等,大都有友善可爱和滑稽的脸。



而这一天,人们佩戴着面具,用新奇可爱或个性诡异的妆容欢庆节日,参加舞会或者相聚欢饮。



面具:威慑力和神秘感



说起万圣节,就不得不说面具。相较于万圣节,面具是一种年代更为久远的文化现象,至少已有数千年的历史。



面具最初的功用,很可能是源于古代人类的狩猎行为,佩戴着动物或者怪兽图像面具的猎人,可以更容易接近猎物,同时也是在对一些更具危险性的野兽产生威慑——这恰巧也是万圣节佩戴面具的原因之一:而几乎在同一时期,人类早期的祭祀、祈祝等宗教行为诞生之后,面具在其中也开始担当重要的角色:人们往往用面具把自己装扮成神魔鬼怪或者奇禽异兽,有的是为了表示对自然力的崇拜或者在表达一种征服自然力的意向,而有的则是为了制造一种神秘感(以及和神秘感伴生的距离感)。



无论是狩猎行为还是宗教行为,面具在人类早期文明中都占据着一席之地,并承载着相应的文化意义一威慑力和神秘感。



面具配合相应的狰狞或诡异的图案,会让看到的人和动物害怕,由此衍生出了恐惧的意向,当人们面对自然恐惧时,他们也试图用面具、装扮等来让自然恐惧;而神秘感则源于面具本身对佩戴者造成的掩饰,当你面对一个无法看透的面具时,你与佩戴人之间的距离自然地拉开了,而神秘感则油然而生。



正是这样的特质,面具才能够成为万圣节狂欢的必备品:它可以震慑群鬼,而造就神秘感又可以成为群体聚会狂欢的佐料——如果你不知道戴着面具的是你的数学老师,你当然就敢于肆无忌惮地拨乱他的发型、拉拽着他一起去烧数学练习本,当然,后果并不在我们讨论的范围中……



歌剧魅影:面具的魅力



当面具从原始的狩猎行为和庄严的宗教行为中走出来,成为大众艺术的一个分支时,它独具魅力的特质便开始彰显。



首先是在民间戏曲、江湖杂技上的使用,譬如傩戏、藏戏,都有使用面具的部分,面具在这些戏曲形式中往往占据着很重要的地位;而四川的变脸等杂技则更是将面具的应用发挥到了极致。在这些传统曲艺中,面具成为了表达、传播、继承当地民俗文化的重要载体。而同时,在西方的话剧和歌剧中,面具也同样频繁地出现在了观众视野中。其中最著名的当属音乐剧《The Phantom of The Opera》(中译名《歌剧魅影》、《歌剧院幽灵》等),它同时也是一部凄婉的、充满悬疑色彩的爱情故事。



《歌剧魅影》的音乐剧改编自法国悬疑作家加斯通·勒鲁的同名小说,故事描述了一个面目畸形的音乐天才埃里克和歌坛新星克里斯蒂娜之间的爱情故事。埃里克藏在歌剧院中,爱上了女歌手克里斯蒂娜,并用自己超人的音乐天赋帮助克里斯蒂娜一夜走红,但克里斯蒂娜早已心有所属,满怀嫉恨的埃里克在歌剧院制造了一起又一起奇诡的意外,并最终掳走了克里斯蒂娜。



在音乐剧的改编中,导演哈罗德·普林斯和作曲安德鲁·劳伊德·韦伯绝妙的携手合作让这部本身就奇诡惊险的爱情传奇迸射出了更亮眼的火花,韦伯在音乐中运用的超现实处理手法和异化声音的手段自不待言,导演将男主角的形象处理成一个戴面具的神秘魅影更是画龙点睛之笔。



在音乐剧中,幽灵般徘徊于虚幻与现实的音乐风格之间的,是那个神秘、鬼魅的男主角埃里克,他隐藏在幕后,策划着一切,又破坏了一切。他那戴着面具的形象给他增添了许多神秘感和恐怖感,没人知道他的身份,没人知道他的目的。而这一切的感官刺激,就在高潮时女主角揭开他的面具露出畸形的面容时达到了顶峰。



毫无疑问,这是一部完美的舞台悬疑剧,而面具在其中的作用更是举足轻重。



这部音乐剧也印证了,面具与恐惧难以分割的关系,并非所有的面具都具有恐怖的效果,但面具确实是造就惊悚氛围奇佳效果的道具之一。



紧随其后的电影的出现,让面具的艺术魅力陡然上升到了一个顶峰。相比舞台艺术,影视艺术可以更细微地展现一切画面的效果,坐在剧场中看着舞台上的众生百态,远没有电影中那样细致入微。电影让一切更加真实,更加具有感染力。



而面具在电影中的使用,几乎是伴随着电影,一起走到了现在。



长在脸上的面具:特效化妆术



不同于戏曲戏剧艺术,电影对于展现一种氛围,渲染一种情绪,有时并不需要一个过于抽象的概念,由于观众可以更细微地观察到一帧帧的精彩画面,所以原有的面具形式需要一种全新的改进,那就是化妆术。





全国中小学生作文(http://www.cnx3.net)免费发布作文,中考高考满分作文,小学优秀作文,初中优秀作文,高中优秀作文大全
上一页        返回书目        下一页
全国中小学作文的作文为网上收集,版权属于原作者!不得以任何形式用于商业用途。本站仅供学习交流参考之用,不得私下传播。请支持正版,购买正版书籍。
本站所收录作品、评论及本站所做之广告属其个人行为,与本站立场无关。
CopyRight ©2004-2012 版权所有 全国中小学作文 www.cnx3.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