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上只有妈妈好,有妈的孩子像个宝,没妈的孩子像棵草……”这首家喻户晓的歌曲唱出了天下多少留守儿童酸楚的心声。据全国妇联统计,截至2010年底,全国有5800多万留守儿童。据国内著名心理学家韦志忠研究,由于长期缺失父爱、母爱,近8成留守少年儿童都不同程度地存在心理疾病,主要表现为两种倾向:一是自闭型,性格内向孤僻、不善与人交流;二是逆反型,暴躁冲动、情绪不稳定、自律能力差、具有较强的逆反心理等。全国妇联儿童部部长邓丽明确指出,亲情缺失所产生的心理问题会对孩子造成一生的伤害。
2011年12月19日,湖南省常德市安乡县农村发生了一起留守少年刺死母亲的命案。这起悲剧的背后,又有着一个怎样惊恸人心的故事?
抛夫弃子外出打工
年轻妈妈几多酸楚
1967年,汪惠梅出生于湖南省常德市安乡县一个贫穷农家。1992年10月,她与同村的胡成业结为夫妻,1994年11月生下了儿子胡伟。胡成业家庭经济条件很差,一家三口只能跟年迈的老母亲一起挤住在一间破旧的瓦屋里。
小胡伟的出生,给一家人带来了欢乐的笑声,但是由于营养不良,汪惠梅的奶水严重不足,又买不起奶粉,眼看着孩子饿得哇哇大哭,汪惠梅也急得直掉眼泪。
小胡伟满3岁后,汪惠梅的婆婆因为风寒去世,这个贫寒的家庭无疑更是雪上加霜。此时,村子里的青壮年男女纷纷外出打工。眼看着家里入不敷出,儿子饿得面黄肌瘦,汪惠梅心中很不是滋味。她便与丈夫商量,想出去打工赚钱。
“可孩子还这么小,你怎么能放心得下?”丈夫的一句话,顿时戳到汪惠梅的痛处。她流着泪说:“我当然放心不下,可眼看着儿子连饭都吃不饱,我做娘的更是心疼啊!”说完,夫妻俩抱头痛哭。
最终,汪惠梅与丈夫决定,过完年,汪惠梅就南下广东打工,胡成业则留在家中打理农田,照顾儿子。
1998年3月15日,是汪惠梅离家的日子。头天晚上,她流着泪抱着小胡伟亲了又亲,一夜都舍不得睡,目光一分钟也没有从儿子熟睡的脸庞移开。15日一早,天还没亮,汪惠梅便背起行囊,准备与其他同乡一起踏上南下打工的旅途。孰料她刚出门,小胡伟就像是有感应似的,“哇”地从睡梦中惊醒过来,光着脚丫追出门,哭喊着说:“妈妈,妈妈,你是不是不要我了!”汪惠梅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抱起孩子放声大哭……
在从常德到广州的列车上,汪惠梅捧着儿子的照片,流了一路的眼泪。从那时开始,这张小小的照片,便成了她在异乡打工最大的精神寄托。
到了广州后,汪惠梅很快在同乡的介绍下进入位于海珠区的一家服装厂打工,每月工资600元,每天工作12个小时,有时候还要加班赶工期。无数个夜里,每每想到儿子,她都忍不住独自流泪:伟伟现在长多大了?开始认字了吧?他会想念妈妈吗?
在工厂,汪惠梅省吃俭用,每个月的工资只留100元给自己做生活费,其余的全部寄回家里。
汪惠梅与丈夫约定,每周六晚上7点,胡成业带着儿子胡伟到邻居老王家等待汪惠梅的电话。每到这天,汪惠梅都会格外兴奋,迫不及待地等到下班,匆匆吃完饭便赶往厂里的公用电话亭排队。每每听到电话中儿子稚嫩的声音说:“妈妈,我好想你。”“妈妈,你什么时候回来?”她都有心如刀割之感。
有一次,正值冬天,汪惠梅直到晚上7点半才匆匆下班,连饭也来不及吃就从车间赶往电话亭,不巧前面有个女孩正在“煲电话粥”,汪惠梅只好在寒风中焦急等待。可没想到过了半个小时,对方还没有挂电话的意思,衣服单薄的汪惠梅又冷又饿,手脚都冻麻木了。最后,她实在等不及了,怯生生地敲了敲窗子,对那女孩说:“姑娘,快点行不?我想给我儿子打电话。”那女孩却不耐烦地说:“催什么催,我还没讲完呢。”
汪惠梅焦急地看着表,秒针每走一格,她的心就多一分煎熬……终于,又过了20多分钟,那女孩终于挂了电话,汪惠梅迫不及待地抓起电话,拨通了那串被她烂熟于心的号码。电话接通了,可邻居却告诉她,儿子在电话旁等了一个小时,最后实在冻得支撑不住,只好跟爸爸回家了……汪惠梅失落地挂了电话,想象着儿子没有等到电话那失望的眼神,心中不禁泛起一阵酸楚。
幸福太短思念太长
想妈的少年太孤独
春节终于快要来临了!
1999年元旦过后,离春节还有一个多月的时间,汪惠梅就迫不及待地开始忙活了。她将儿子可能需要的东西一一写在字条上,在街上看到同龄孩子喜欢的零食和玩具,她也一件不落地买上。很快,给小胡伟的礼物就将她的行李箱塞得满满的。那几天,一想到马上就能回家见到儿子,汪惠梅就激动得睡不着觉。
腊月廿五一大早,汪惠梅背着大包小包的东西赶往广州火车站。没想到那里早已人山人海,售票点前更是排成了长龙。为了能快点买到票,汪惠梅饿着肚子从早上一直排到下午6点,连厕所也不敢上。
眼看天色渐晚,汪惠梅终于排到了售票口,可得到的消息却是:“从广州到湖南方向的车票已经全部卖光!”汪惠梅顿时蒙了!
从售票大厅失落地走出来,汪惠梅顿感悲凉。广州火车站人来人往,人流如梭,汪惠梅背着大包小包却显得那么渺小、无助。想着儿子可爱的笑脸和那个温暖的家,汪惠梅的心如刀割一般难受。终于,她忍不住思念之情,站在广场中央号啕大哭起来……
此后几天,汪惠梅每天都带着行李守在火车站的退票点,希望“奇迹”发生。也许是她的爱子之情感动了上苍,1999年2月15日大年三十,汪惠梅终于在退票点“守”到了一张广州至长沙的火车票。
坐了一夜火车,汪惠梅终于在大年初一的晚上辗转回到了湖南常德老家。
一年未见,小胡伟明显长高了不少。一见到妈妈,小家伙先是愣了好久,有些陌生地看着眼前这个女人,过了好久,才在爸爸的劝说下,飞奔着扑进妈妈的怀里,搂着汪惠梅久久不肯放手。
春节的这几天,是胡伟在这一年中最开心的时候。
吃饭的时候,汪惠梅不停地为胡伟夹菜。胡伟也撒娇般地钻进了妈妈的怀里。吃完饭,妈妈又拿出一个大盒子,胡伟打开一看,里面放着好多零食、玩具和文具,还有一套帅气的新衣裳。到了晚上,一家三口一起在屋外放烟火,当绚丽的焰火升上天时,胡伟抱着妈妈激动得大叫。那一刻,他觉得有妈妈在身边的感觉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