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大学毕业后的第二年,我应聘到了嘉年华公司。这是我毕业后“高就”的第七家公司。用不了多久,一定会去第八家、第九家,这事儿我心里比谁都清楚。
不怪我,至少不完全怪我,我的确曾经主动辞职数次,但也有几家公司是突然炒了我的。炒我鱿鱼的原因五花八门,或者是因为公司业绩不好要裁员,或者是老板突然失踪了公司要关门,又或者干脆就是嫌我的感觉不对,与公司的企业文化不合拍。总之,你得走人。
那就走吧!问题是去哪儿,在哪儿我的感觉才对头?这么一想,就好像要上升到生活的高度了,我知道自己首先要面对的是生存问题,生活和生存永远是两回事,我还没资格那么奢侈。
于是,我就稀里糊涂地一家一家去应聘,然后就来到了嘉年华公司。
嘉年华倒是一家大公司,总部在美国,主要代理一些欧美国际知名品牌的妇女儿童用品,写字间很气派,管理也很正规。接到公司录用通知的当晚,我难得地有些兴奋,我想这一回也许真的找对了地方,我得努力把根扎下来。毕竟不能总是漂来漂去啊!
可上班的第二天,我就发现自己想错了。我被安排担任公司的行政助理,而不是我应聘的总经理办公室秘书。所谓行政助理,其实就是一个文化素质较高的勤杂工。我的工作就是每天坐在写字间里,面对办公桌上一字排开的5部电话。外线、外线、外线、内线、内线,似乎每部电话都在时刻响个不停。如果是外线响了,我就对着听筒,声音甜美地用中文和英文各说一遍“你好,这里是嘉年华公司”,然后按照对方的要求把电话转到某人的平台,或者念一下某种商品的报价。如果是内线呢,我就只用英文说:“这里是薇薇安,我能为您做些什么?”
B
“薇薇安”这个名字,在北美的公司里是对行政助理的流行叫法。
做些什么呢?无外乎就是复印份材料啦,冲一杯咖啡啦,订几套盒饭啦,或者通知大家周末要去哪里开PARTY,等等等等,一堆鸡毛蒜皮。有的人比较客气,说谢谢,有的人则不。当然偶尔也有性格外露的女职员,正赶上遇到什么高兴事,会把未及收藏的热情洒落在我身上。
比如总经理办公室的秘书茱莉,她有时居然会说:“谢谢你,宝贝。”
我说:“不用谢。”礼貌然而冷漠,我知道我根本不是什么宝贝,不是谁的宝贝,甚至不是自己的宝贝。我和我眼下的生活,没有什么地方值得自己那么爱。
我只是“薇薇安”而已。在我之前。公司已经有过十几位行政助理,她们统统被称作薇薇安。如果哪天我走了,就会有一个新的薇薇安坐在这里。至于你究竟是谁,那根本不重要。行政助理是公司最最不起眼的小角色,你只需要一个一成不变的代号。
在嘉年华,“薇薇安”的永恒是因为她的卑微和渺小。
我开始悄悄留意报上的招聘广告。我得走。我得去一个不被称作“薇薇安”的地方。我得让别人知道,我有一个好听的中文名字,也有一个千挑万选的英文名字,在名字背后,有属于我的心灵和故事。
可,那究竟是哪儿啊?
C
在没有找到工作之前,为了谋生,我还得在嘉年华做下去。我每天面带职业性的微笑,用优雅的白领腔接听电话,然后准确而机械地完成每部电话中的指令。我几乎从来没有犯过错,可也从来没有想过把某件事做得更好。
这样一晃便到了圣诞节。节前半个月,公司里就开始忙起来了。一边是忙卖场的节日促销,一边是筹备公司里的员工圣诞活动。又到了茱莉大出风头的时候了,她被推选为员工圣诞活动的总策划,大家想PARTY,都得跑去跟她商量呢。
最令人讨厌的是公司居然安排我协助她筹备活动。天啊,连圣诞节都变得面目可憎了!
像大多数肤浅的人一样,茱莉外表看起来是个热心肠。荣升为总策划的第3天,她就拿出了一份洋洋万言的活动方案,还美其名曰“征求意见稿”。我看也不看,便按照她的指令将方案发放到各部门,谁有什么建议最好直接跟她说吧,本小姐才懒得跟在你们后面瞎起哄。
茱莉的方案似乎很得人心,讨论方案的细节成了公司午餐桌上惟一的话题,茱莉忙得连饭都顾不上吃了。
我低头默默地吃饭,除了“请你帮我……”的时候,是没有人想起我这个薇薇安的。
圣诞前一周,活动方案最后敲定了,接下来便是做具体的准备工作。那天晚上,为了给客户部准备资料,我不得不留下来加班。
别人都走了,我终于可以卸掉微笑的面具。笑容若不是发自内心,那面具就着实很沉重,我好累。
还有30份,还有29份……我一边复印、装订,一边盘算着圣诞节该怎样过。是为了打发时间并且填饱肚子而闷坐在公司圣诞PARTY的角落呢,还是请半天假一个人在家闷头大睡,又或者干脆跑出去应聘,找到新的东家便立刻跟那个可怜的“薇薇安”说再见?
D
正兀自琢磨着,突然听见耳边有人问道:“还没忙完吗?要不要我帮你?”
我慌忙循声抬头,居然是茱莉!
“你也加班吗?”笑容迅速浮上面庞。心里却责怪自己不够警惕,怎么没有发现她也加班呢?幸亏没有自言自语的毛病,否则泄露了心事,后果难以想像。可接下来茱莉的表现却更让我吃惊。她一屁股坐在我面前的椅子上,“啪”、“啪”两下甩掉了脚上的高跟鞋,赤脚盘起腿来。
我以为自己出现了幻觉,便悄悄掐了一下自己的手背。茱莉火眼金睛,笑着说:“没看错,美丽是很辛苦的!”
我不好意思地收回手,继续装订材料。
茱莉似乎没有走的意思,懒懒地瘫在椅子上,一副很疲倦的样子。
复印机在嗡嗡作响,除此之外,写字间里一片死寂。我知道沉默很尴尬,可我与她真的没有什么共同话题,而且,我也懒得寻找和制造话题。
突然,她问道:“关于圣诞PARTY,你有什么想法吗?”
“我……”因为问得太突然,我竟然一时语塞。这是一个我绝对没有想到会被问起,因而毫无准备的问题。
茱莉似乎看出了我的心思,笑着低头穿上鞋子,说:“好了,我也该走了,真得回家好好睡上一觉。”
我悄悄松了口气,可不知何故,内心竟然又生出一丝失落。也许,我是很想有个人一起憧憬圣诞欢歌的。当然,那个人不会也不该是茱莉。但,那又是谁呢?
茱莉已经脚踏高跟鞋,丁丁当当地走到了写字间门边。突然,她停了下来,回过头对我说了一句话,一句完全出乎我的意料却又非常非常重要的话,她说——“你不必等待别人的召唤,就该自己寻找快乐,因为人人都有自己的故事,区别仅仅在于谁是个好编剧。”
说完,便走了,只留下长长的走廊里渐渐远去的足音。
很好听的足音。
E
第二天,公司的圣诞活动便拉开帷幕了。按照茱莉的方案,写字间的走廊里安放了一棵漂亮的圣诞树。这可不是一般的圣诞树,它被称作“心想事成树”。树上除了常见的彩灯和缎带,还别出心裁地悬挂了几十只金苹果。注意,这些苹果都是空心的,你可以把自己的心愿写在卡片上,放进去。然后每个人到树上去摘一只苹果,并且按照苹果中的要求满足某个人的心愿。
没有人会通过金苹果要求一台法拉利跑车的,但你可以通过苹果要求某位“幸运儿”送你一瓶“第五大道”的香水。
有趣吧?全公司的人好像一夜间都变成了会说“芝麻开门”的阿里巴巴,兴奋又神秘地在卡片上写着自己的心愿。
我远远地望着那棵散发着夺目光彩的树发呆,不知道上面是否有属于我的一只金苹果。即使有那么一只苹果,又是否会有人愿意帮助我实现心愿?
茱莉早早就写完了,把卡片紧紧攥在手中,快步向心想事成树走去。
她故意路过我的办公桌,问道:“写完了吗?不会是想要一次欧洲之旅吧!”
我口吃,说:“不是……还没……”
茱莉意味深长地说道:“树上一共有38只金苹果,是为公司的38名员工准备的。如果谁放弃了自己的心愿,就会有人收获失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