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和杜若的故事一开始就像极了王子和灰姑娘的传说。
2002年4月,我在荷兰一个叫迪文特的小镇上大学。这个位于荷兰东部的小镇保持了欧洲小镇固有的安静和古老,我所在的这个学校相当于国内的职业技术学院,因为中介的大力介绍,每年都有许多的中国学生过来读预科。在这儿读书的中国学生大部分是家境优越、在国内成绩不好、很难考上理想大学的,所以几乎是在来到迪文特的第一天,我就开始后悔自己的选择了。我的家在杭州,父母都是普通的教师,我在杭州本来已经读到大二了,选择到这儿来读本科完全是听信了一个把国外吹得天花乱坠的亲戚的话。
4月末的那个星期六的晚上,我被室友拉着去参加了一个Party。在那个Party上,我第一次见到了杜若。
他穿一件洛兹黑衬衫,蓝色的牛仔裤,静静地站在窗前,夕阳照在他的身上,有金光灿烂的感觉。
室友给我介绍,他叫杜若,上海人,在鹿特丹大学读经济学硕士。
杜若是那种很容易显得鹤立鸡群的人,这不仅仅来自他的相貌,更主要是气质。
所以,当他在夕阳的余辉中优雅地向我伸出手的时候,我的心有一阵莫名地慌乱。杜若的个子很高,有一米七八的样子,而我只有一米五八,当我抬头看他的时候,我真切地感觉到了什么叫仰视。
杜若的身上有一点淡淡的男性香水的气味,我不懂香水,更讨厌男生用香水,但是,杜若身上的那种淡淡的香水味我却觉得很好闻。
我有些慌乱地从杜若的手中抽出我冰凉的手,对他微微一笑,赶紧走进了厨房。他太灿烂了,我怕被他的光芒击倒。
切黄瓜的时候,我有些心不在焉,我忽然想到,杜若应该是一种芳香植物吧,屈原的诗中经常出现的植物。
吃饭的时候,杜若显然是中心人物。看他神定气闲、谈笑风生,我的心中有一种莫明的兴奋和欢喜。当他的目光偶尔扫过我的时候,我的脸便无法控制地红了。好在大家都喝了很多酒,没有人注意到我的怦然心动。
吃过饭以后,大家都忙着收拾桌子腾开场地,为后面的舞会做准备。杜若在熟练地调试音响,我很想一直坐在旁边看他低头专注工作的样子,但最后还是慌乱地去了厨房。这是我第一次被一个男孩子的外貌和风度迷倒,我不知道这样的好感应该如何表达。
当我再次从厨房回到客厅的时候,音乐已经响起来了,杜若拥着本次聚会上最漂亮的一个女孩正翩然起舞。杜若的黑衬衣在彩灯下显得诡谲而奇幻,我忽然觉得他是那么遥远、神秘。
我有些黯然神伤,于是倒了一杯果汁,在一个角落里慢慢地喝。
很多支曲子过去了,杜若跳了一曲又一曲,每次都和不同的女孩,每一个女孩都比我漂亮,神采飞扬。
我悄悄把果汁换成了海尼根啤酒,一杯接一杯地喝着,大家都在热闹当中,没有人注意到角落里寂寞的我。
然后,似乎是在半醉半醒之间,那个高大的身影挡在了我的面前,我看见他的黑衬衣上的扣子在灯光下熠熠发光。
“你很沉默呀,我看你一个晚上都在厨房忙碌,然后又躲在这个角落喝酒,你为什么不放松一下自己呢?”杜若用他那带有磁性的声音对我说,然后将我手上的半杯啤酒拿了过去。
我的心一阵慌乱,难道,他一直在注意着我?
“我请你跳个舞吧。”又一支曲子响起来的时候,杜若优雅地向我伸出了手。
那支曲子好长啊,杜若带着我转了一圈又一圈,我觉得整个人都飞起来了,但我的手却越来越凉。
音乐终于结束了,杜若随我一起在角落里坐下来。他替我倒了一杯热的咖啡,笑着说:“喝点热的吧,你好像有点冷。”
然后他开始同我聊天。他是上海弄堂里长大的孩子,靠自己的努力在上海读完大学,然后申请到鹿特丹大学的全额奖学金。
这时候我们才发现彼此其实是有许多相似的地方的,我们的家境都很清贫,我们都不喜欢那些靠父母生意上的钱在这儿大肆挥霍的学生,我们都喜欢王安忆的小说……
2
认识杜若以后,我最大的变化是喜欢在网上查看鹿特丹的消息。我找来荷兰地图,常常在心里计算它与迪文特的距离。荷兰是个小国,从一个城市到另一个城市,在中国人的眼里,永远是很近的。
我甚至开始联系周末去鹿特丹打工。我是一个特别内向的女孩,我知道即使我每个周末都去鹿特丹,也不一定有勇气去见杜若。
有一天我开着MSN上网,忽然见到一个陌生的地址要求加入我的联系人,仿佛有所感应,我觉得那个人应该是杜若。于是我轻轻按下了同意健。
那个人果然是杜若。
“辛仪,好久不见,我是杜若。你好吗?”
我的心一阵乱跳,幸亏是在网上,他看不见我脸红。
他是怎么知道我在MSN上的名字的呢?我兴奋地问自己,却不敢去问他。
我装着若无其事,轻轻打下一行字:“我挺好,你怎么样?”
“前段时间忙一个报告,焦头烂额,现在总算OK了。”
网络帮了我的忙。我们在MSN上有一句没一句地聊着,杜若可能同时在做着别的事情,因为他给我的回复时快时慢。我的脸很热,我认真地看他打过来的每一句话,小心地回复。为了表示自己并不专心,我故意每次都要等上一段时间再回复——我实在是一个自卑的女孩。
此后,和杜若在网上交流对我来说成了一种依恋和享受。杜若懂的东西很多,他又喜欢旅游,两年来他几乎走遍了欧洲所有有名的地方。他高兴的时候会在网上向我描述他在各地“穷游”的经历,怎么找旅馆,怎么订打折票,怎么品尝当地的小吃,每一次我都会沉迷其中,并在事后回味良久。
有时候他也会向我讲述他的艳遇,几乎都是那种萍水相逢的旅途恋情,每次我都有酸酸的感觉,并且对那些能够在旅途中与他偶遇的女孩子充满了羡慕。我知道杜若是天生的白马王子,他的身边永远都会有女孩环绕。想起那天Party上的那些明艳动人的女孩以及她们看杜若时的热情的眼神,我知道自己是杜若身边最不起眼的女孩,我喜欢他,却只能远远地看着他。
我小心翼翼地藏起自己的心思,在网上的杜若面前做一个心无他念的女孩。
杜若似乎很满意我的表现,他有时候和别的女孩生气了,也会在网上同我聊,说:“她们怎么就不像你这样懂事呢?感觉你就像我的邻家小妹妹!”
我有些失落,杜若喜欢我,却只拿我当邻家小妹。
有一天杜若说要来迪文特看我,我兴奋不已,把我合租的那间小屋收拾了又收拾,还特意去花市买了一束粉色的郁金香。然后又去超市买了很多菜和一瓶红酒,准备做几个拿手的菜好好招待他。
结果那天上午杜若给我打电话,说他临时来了一个朋友,来不了了。我非常失落,却装得语气极为平淡,说:“今天老师让我修改一个报告,我正愁着你来了我没时间给你当向导呢,这样正好。”
说完这话我就后悔了,但,话已出口,无法收回。
那束粉色的郁金香全部谢了的时候,我在鹿特丹联系到了一个中文家教的话,给一个温州老板7岁的女儿补习中文,一周一次,时间定在周六的上午。
这个家教我做并不合算,除去车费,我几乎赚不了什么钱。室友觉得我间直是疯了。
我接下这个活的惟一的理由是——它可以让我每周去一趟鹿特丹,那个美丽的港口城市里,住着一个叫杜若的人。
去鹿特丹的前一天娩上,我在网上对杜若说:“我明天要去鹿特丹做家教,你帮我看看这个地址离中央火车站远不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