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的爱情幻想,无非如此:一朝一夕的陪伴,一餐一饭的相守,一枕一席的安然。
汉末是个特殊的时期,男人不是出去做苦力,就是去求官入仕,留下一大堆女人在家里独守空房。这些可怜的女子。常常是突然间,就要陷入生离死别之中。
行行复行行,与君生别离。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道路阻且长,会面安可知。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反。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弃捐勿复道,努力加餐饭。
诗歌中说,男人行色匆匆离去,女人无奈留守家中等待。分别的日子,她的衣服越來越肥大,身体越來越消瘦。因为男人这一去,缠绵在另一个女人的身边,把她忘记了。遥远的距离,身与心都是。可是她却依然爱着他,每日都在思念、担心,只愿他多保重切莫受饥寒。
相思瘦,相思愁。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让人看到一个憔悴瘦弱的女子,依窗望秋水,盈盈两相愁。能跟这一句感叹相比的,莫过于柳三郎的: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都是平铺直叙的真情流露,不华丽,不旖旎,却让人不忍读,不忍想。
整首诗的调子是阴郁的,毫无阳光。他出轨不归,她选择了不计较,还愿他多保重切匪受饥寒,想來,她还在等他回來啊。现实生活中也有这样的女人,丈夫另结新欢,后來又因为种种原因吃回头草,她们选择不计前嫌.名人中,希拉里和周慧敏不就是很好的例子吗?
选择原谅与等待,不是说女人容易妥协\低头与忍受,而是女人需要男人的陪伴与相守。她们怎么会忍心一下子将曾经深爱过的男人,从生命里狠狠剥离出去呢?但凡男人有些回头的心,更任凭他回了。
生活中,为女人衣带渐宽终不悔的男人凤毛麟角,为男人衣带日以缓的女人却不可胜数。王羲之的小儿子王献之,娶了表姐郗道茂,情投意合,夫妻恩爱。王献之才子风流,声名远播,是许多女人的梦中情人。这其中,就包括山阴公主。山阴公主死了丈夫,成了新寡,需要在文人才子中间再物色一个乘龙快婿。她看上了王献之,求皇帝赐王献之离婚,娶自己。王献之休了妻。
郗道茂被休弃之后,投奔了叔父,在人家的屋檐下,低头避风雨。她没有片语怨他,再没他嫁。在某些凄风苦雨的夜,她也会辗转哭泣吧,失去了丈夫和家的孤身女子,叹一声:弃捐勿复道,努力加餐饭。你要你好好的,我便甘心忍受这凄凉了。爱一个人,便包容了他所有的不忠,过分,伤害。
王献之呢,又娶公主之后,生活平静,深得皇家人满意,并且生育有女儿。
在遭遇背叛之后,女人的爱往往比男人的爱要固执,她仍会期待着丈夫回家,和自己过一段把酒话桑麻的平静日子.夏天的傍晚,摆一张小小的八仙桌,三双筷子,三只碗,两三盘素菜,一盏淡酒,等着负心人。
在汉末时期,女人的爱情幻想,无非如此:一朝一夕的陪伴,一餐一饭的相守,一枕一席的安然。可惜这都是一腔臆想。事实是,大多男人为了前程与新欢都一去万里,再不回还。女子相思无奈,一点点清瘦,一寸寸年老。
花荫柳下,她瘦弱多愁;浮云蔽日,他悠哉不思返。多么大的落差!
可见,男人的爱是茶,从浓烈到淡薄,最终,浓香的茶叶也成了水中的杂质,他不屑于这尘世中一餐饭的细小陪伴,他着眼的是新鲜和刺激,是高官和荣耀。而女人的爱是酒,在时光的绵长叠加中一点点收集温暖和细节,一生,都在为爱情聚敛芬芳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