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仓库装玩具的“差生”
玩具,是每个人童年时的一个快乐回忆,对于李海涛而言,变形金刚等玩具就像有魔力一般,影响了他的人生方向。他小时候,每个月的15日,爸爸发工资后,就会给他买回一件玩具,那些玩具只是普通的小车、手枪或者积木,但在他心里留下了一个公式,将玩具和快乐划上了等号。
15岁那年,李海涛第一次接触到了玩具设计,“触电”般的感觉让他下定决心,将来一定要做一个玩具设计师。带着这个明确的目标,他考取了香港理工大学工业设计系。
没有局限在小小的画室里,读大一时,李海涛就自己开了一家玩具店。那时,他收藏的玩具,多得只能租了一间仓库来存放,当仓库也被堆满时,他决定开店了,把自己珍藏的玩具放进去,还可以卖一些自己设计的作品。当时,他设计了一系列的“男芭比”,和芭比娃娃一样,眼睛可以眨,胳膊可以动,有的穿着消防服,有的穿着警察装……小店的生意非常好,让他在香港开始小有名气。
玩具的热卖,让李海涛信心爆满,他在繁华地带租下了一个两层楼的商铺,但运气不好的是,开业后却连遭风雨天气,逛街的人骤然减少,高额的租金开始让他感到吃力,支撑一段时间后,他只得关掉玩具店。
暂时的失利,并未影响他的“人气”,香港的一些玩具公司,开始主动找他做兼职设计。于是,大学四年里,他成为最忙碌的学生,每天放学后就回家画稿设计,深夜啃着方便面和面包,凌晨5点左右才能休息,平均一天之中有20个小时都在设计。
通向“米老鼠”的曲折之路
在大学毕业作品展上,李海涛被一些公司看中,相继约他面试。他选择了香港一家玩具公司。在这里,是他设计理念上的一个转折。那个老板要求玩具的包装盒很小,以便节约运费,但又要满足顾客需求,在拆包后玩具却很多很实惠。这个看似不可能解决的问题,让李海涛在碰撞中成熟,明白了:“一个真正的设计师,是想办法解决问题,而不是拒绝。”
大公司的制度,让李海涛感觉有些束缚。于是,他辞职选择了一家承诺他可以自由创作的小型公司。但半年后,公司让他去模仿一批市场上很畅销的玩具,也许会因此获得暴利,但他仍然拒绝了,在他眼里,这是抄袭,触犯了自己的职业底线。
这时,大名鼎鼎的美泰公司,向他伸出了橄榄枝。这是以生产芭比娃娃而世界闻名的玩具业巨头,在那里,他的主要任务是设计男孩们的玩具。在那里,在玩具中加入了故事,成为他的渐渐形成的个人风格。在蝙蝠侠系列中,只见蝙蝠侠手持手枪,隐藏在屋顶上,当敌人出现时,却猛然一跃而下,向对方开枪搏斗,这组带故事的玩具,成为当时最畅销的蝙蝠侠。
但这次,他还是选择了离开,只因为内心的一种苛求。公司希望他能设计一些芭比娃娃,当他努力地画着那些跳天鹅湖的芭比时,自己横看竖看,都感觉别扭,李海涛最终觉得自己不适合女性风格,于是再次去寻找属于自己的空间。
在跳槽生涯中,他设计过的玩具,从金属的遥控车,到励智的积木,从可爱的公仔,到实用的用品,几乎涉及玩具的所有种类。带着这些经验,他经过6次面试,接受了十几位考官审核后,终于进入华特迪斯尼公司上海分部,从“蝙蝠侠”走向“米老鼠”,成为了华特迪斯尼公司里最年轻的玩具设计师。
来到上海的“迪斯尼”,李海涛提出了一个大胆的颠覆性方案,他希望能把迪斯尼所有童话中的“坏女人”做成系列公仔形象。这一方案引起不少异议,在迪斯尼童话里,那经久不衰的白雪公主、美人鱼、斑点狗等等主角,早已风靡全球,深得人心,成为一种美好的象征,一旦将给白雪公主吃毒苹果的“继母”、让美人鱼变成哑巴的“巫婆”、虐待斑点狗喜欢穿皮草的恶女人……做成公仔,这强烈的反差又会有多少人能接受?但李海涛觉得,这正是玩具的卖点,在多元化的市场里,有人喜欢乖乖女型的,就会有人同样喜欢酷酷的另类反叛型的。这个创意,是一种从来没有尝试过的冒险,他的方案最终被美国总部批准。
看惯了色彩灿烂,带着西方装束的米老鼠,最近,他又将“中国风”带入米奇的世界,他希望用水墨画的风格来重新演绎米奇,整个米老鼠就像活脱脱从水墨画中走出一样。
目前,“迪斯尼”玩具目标人群,年龄定位在0到30岁之间,因此,他也一直尝试着将玩具成人化,那些有着米奇外壳的手机,可爱而不失高雅的咖啡杯,华丽而天真的家居用品……这些产品出现在世界的各个角落,和各地的迪斯尼乐园中。
而这些创意,对于他而言,并不需要冥思苦想。他说自己就是一个大孩子,拒绝长大,真心地享受着玩具的快乐。在他的家里,书房、卧室、卫生间……每个角落都摆满了玩具,他生活在一个童话的世界里。
就是带着这份童心和坚持,这个30岁的大孩子,在美丽的童话中快乐地生活并工作着。
孩子是最好的老师
养些小动物是激发设计灵感的不错方式。像米老鼠、kitty猫、招财猫,这些可爱玩具的设计灵感都源于动物。猫在伸懒腰时,身体弧度曲线最优美。李海涛在家里就养了两只猫,经常仔细观察它们。他有好几十部动画片DVD,翻来覆去看了不下十来遍。出门时,他会随身携带一个画本,有好的灵感就迅速画下来。
无论在哪儿,李海涛总是能和孩子打成一片,而孩子也教给他很多东西。他说:“玩具最终是要给孩子玩的,所以,孩子的话就是真理。对于玩具设计者来说,不管你把自己培养得多孩子气,最终你都会发现事实上,和真正的孩子相比,你还是太成熟了。对于玩具,他们是真正的天才。”
一次,他做了一只很逼真的猴子,很得意地问一个孩子怎么样,结果孩子说“不好”。他赶紧问为什么。孩子说“猴子嘴太尖了,看起来很凶,太像真猴子了”。他恍然大悟,最后,那猴子有了一张和善的像人的面孔。
“我不喜欢这娃娃,这娃娃头太小了。”这是李海涛遭遇的又一次尴尬。那孩子非说按正常比例造出来的娃娃头太小了,他想了半天才明白,孩子的头与身体的比例本来就比成人的大很多,孩子当然喜欢长得像自己的娃娃。于是,以后设计娃娃的时候,他努力让娃娃像孩子,大头之外,还有大额头,结果孩子们都抱着不肯放手。
李海涛最近的一个得意之作是“伴睡娃娃”,这样的娃娃有很多人做,里面配的音乐有轻音乐,有自然的声音,有动物的叫声,可是效果都不好,摇篮里的孩子哭闹如故。苦思冥想后,他在娃娃肚子里放了模拟母亲子宫的音效:羊水的声音。结果,孩子一听就安静下来,睡着了。
年轻的李海涛很会抓住国际流行时尚,现在国际上流行DIY玩具,有利于开动脑筋,发展个性,充分发挥观察力、思维力和创造力。他设计了一些可爱的动物和人物毛绒玩具,身体是干瘪的,买家和玩家可以自己填充棉花,为玩具挑选衣服、鞋子等饰品,并且配置了录音器,将自己想要说的话语录下来,独一无二的玩具就此诞生,也可以送给朋友做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