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业余时间创作飞机稿。他是深度宅男,经常三天吃一次饭,长则辟谷七天。从2008年起开始在饭否、微博上创作历史八卦,集成作品《一个都不正经》。
父亲爱打的
1977年,张发财出生于东北,原名是陈铭芳,张发财是他起的特俗又好记的网名。
跟其他小孩相比,张发财记忆力特好,也沉得下心看古书,对很多事情都有自己的独特理解。同时,他又很叛逆,他厌恶教育,用和老师捣蛋,经常逃课,和同学打架,来反抗现行的教育制度。
那时候,父亲为了教育他,打断了好多根小木棍,他在挨揍中成长。对此,他对朋友说了个冷笑话:“小的时候,我是的士,乘客只有一人,就是我爸,他天天打我。”
妹妹也常挨打,但妹妹在挨打的问题上比他聪明,“我爸爸一打她就跑,我爸在后边追,可有意思了,我妹妹一跑就跑到女厕所里去了,我爸爸就在门口等着,对上厕所的女人说把里边那小姑娘给拉出来,接着揍。我妹妹就在里头躲着,然后父女对话,一个说你出来,一个说有本事你进来,一直到晚上,我妹妹就在厕所里开始哄我爸爸,把我爸爸哄好了,两人甜蜜地拉着手回来了。”他羡慕妹妹,对朋友委屈地说:“我凭什么就天天挨揍啊?”
上高中的时候,他还是成天打架,打完了后就觉得无聊,大家就说郊游去。东北人最怕的是水,但是叛逆的他偏要去挑战、去玩水。他们在一条长长的河里挖出了很多大河蚌,因为河蚌多得带不走,就让它们在沙滩上晒太阳,一晒,河蚌的“舌头”就伸出来了,他们用刀把“舌头”削下来,装满一个大塑料袋,回去海吃海喝。第二天他们又去,还在那个位置,河蚌已经没有了,都挖空了。然后,张发财突然就被一个旋涡给拽住了,一股拉力直拉下去,他就往上蹿,喊救命。那时候,他崩溃了,他想哭却流不出泪来,他想活!后来有人把他救上来了,对他说大难不死就不怕死了。而他从那次事件后,就怕死得要死,既厌世,又畏死,自己也觉得尴尬。
张发财读的是重点高中,因为贪玩和打架,被迫离开了学校。他说:“积累的战役太多了,我们学校不可能让我这种败类给抹黑,于是把我干掉了。”
张发财开玩笑说妈妈做的饭是“天下第一难吃”的,爱子心切的妈妈笑着说:“我做饭这么难吃,你看你还长这么高。”他无奈地笑着反驳妈妈:“你说这都哪儿跟哪儿啊。”张发财认为他之所以生性又“轴”又怪,都是遗传于父母。
“我妈绝对是诗人,她就是有‘病’,诗人的病态,敏感、伤感,她身上都有;我爹是纯粹的艺术家,爸爸妈妈凑到一块儿去了,所以生出我这么个‘怪’人。真的,我身边所有的人都说我怪,我说怪就怪吧。”
考上大学后,读了两年,他又不想上大学了。他回家向父亲借钱,想买一辆三轮车,上街蹬三轮去。这个请求被无情地拒绝后,他再次挨了顿打。父亲边打边问他上不上学,他说不上,我要自己养活自己。那次是父亲最后一次打他,后来父亲就哭了,让他特有成就感,父亲终于在他面前哭了。后来,他转了系。
“打架是表象,本质上是学校那些老师看不惯我的行为,我不是他们眼中的乖孩子。他们用模子扣压我,我的反抗让他们恼火死了,校长头发掉了不少,我怀疑是我让他恼火到头发掉了的。”
回忆那四年大学时光,“有用的东西没学到,反倒灌了一脑袋无用的东西,现在努力地抠出去,但还有残渣。”这让他“很恼火”。他说,中国人的从众心理,使得很多闪光的生命被打烂成黯淡的碎片,再组合成一个个碌碌无为的应声虫。而现在,他讨厌那些“世故的、少年老成的、一肚子心机自以为成熟”的人。
语不惊人死不休
他本来是画油画的,到了南宁之后,他发现画油画会饿死。一幅画,画两个月报酬30块钱,没有办法只能改行做设计。
钱,没有办法只能改行做设计。
张发财是才华横溢的人,对设计极其热爱和专注。有时候,他走在路上突然有了一个创意,就会立刻回办公室做出来,然后征求大家的意见。为了一个设计不吃不睡,对他来说是经常有的事情。他做过很多商业设计、高速公路路牌、烟草,以及通信、银行广告之类。他的商业广告自然是无聊无趣,他自己也很少在网上发表,而他声称对甲方绝对是“无奈的尊重”,“他们是上帝。我必须小心翼翼地伺候,这是职业道德”。
有一次,张发财帮一个大公司做设计,一下子得了一万块钱。他骑着掉了链条的自行车回到出租屋,迫不及待地将花花绿绿的人民币抛向空中,拼命地摇女友的肩膀:“我变成富翁了!我是大富翁了!我有钱了!”
设计之余,他每天有十个小时的阅读时间,他阅读速度极快,有时一天可以读40万字或60万字的书。他吃进去的是资料,吐出来的是八卦。从2008年开始,他坚持在微博上编撰包罗万象、五花八门、稀奇古怪的历史小八卦。每日推陈出新,语不惊人死不休,他的粉丝中有许多是名人。上网的文学老中青、报刊的编辑们在发笑之余,难免惊叹,这哥们得读多少书啊!这哥们怎么写出了那么多八卦啊!
“刘邦生了两个孩子,一个女儿,一个儿子,结果儿子后来娶了女儿生的姑娘,也就是舅舅娶了亲外甥女,他姐也是他丈母娘,她弟也是她姑爷。再说刘邦,这爷爷是姑爷的亲爸爸,也是丈母娘她爹,还是儿媳妇的外公……乱死了没法说啦。”
“说有一女人嫁人后生了一男一女,他老公是明星。她怕他拈花惹草,于是女扮男装天天跟着他,因为怕怀孕肚子大,装得不像,竟然自己做了绝育手术。谁想到一场麻疹让她的两个孩子都夭折了。她再生绝无可能,只能眼睁睁看着老公天天跟别的女人乱扯。”
“1894年,澳大利亚人莫里循来到中国后学了一招:拿竹子做成针筒灌满水后注射到猪的大静脉,猪立马变重一倍。他写进书里。过了80年被中国人读到后重新实践,于是‘注水肉’风靡大江南北。”
“高阳说古龙喝酒是糟蹋酒,一瓢瓢往里灌,不是喝酒是浇菜地。古龙说高阳一滴滴往里点,也不是喝酒是打吊瓶。于是两人见面就鼻孔朝天不看对方,大家以为他们在流鼻血。古龙去世之后,朋友商量用什么陪葬,林清玄的提议得到大家首肯,于是每人买了一瓶XO,共计48瓶装进了棺材。因为怕盗墓,酒全都开瓶了。”
这些令人吐血的八卦都是张发财从故纸堆里翻出来的,史料来路可疑,他也懒得跟人辩论,在微博上挂出声明“本人八卦来源……我就算说了出处你会去查吗?你肯定不查,那我说了也没用。”他的八卦颠覆了很多人的历史观,甚至人生观,于是总有人骂,张发财每天花很多时间把这些人拉进黑名单。“有次我刚要聊鲁迅,就有人骂,我说不信你查查去,他说我偏不查。碰上如此坚硬的人你能怎么办?爱听不听。”
据说,一位歌手有次要到外地去帮一个剧组作参谋,临去前特意找张发财恶补有关成吉思汗的历史。张发财越说越起劲,最后还透露一个机密:“以前的人其实不都是打二十大板、四十大板的,其实他们不打双数。比方说有个人本该罚打十大板,但天饶你一下,地饶你一下,我(执行者)饶你一下,最后只打七板。”
2010年3月,张发财在新浪微博上和一位名人大吵了一架。原来是那名人转发张发财撰写的微博没有写上作者名字,那条微博显得极有学问,极具时代感:“‘中国办有报纸,但遗憾的是中国的编辑们不愿将真相告诉读者,他们不像你们的报纸讲真话……由于不能诚实地说明真相,我们的报纸就失去了新闻本身的高贵价值,也就未能成为广泛传播文明的方式了。’这话还是1896年9月2日李鸿章对《纽约时报》记者说的。”
张发财便在微博上对那名人说:“你怎么剽窃呢,标点符号都不改!”那名人回复说:“你这个癞蛤蟆,呱、呱、呱。不就是因为自己比我有学养却没我粉丝多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