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略带神秘的影视剧组,有一种新鲜的职业叫光替,乍一听似乎有些暧昧,其实这一职业和暧昧一词没有丝毫关联,他们是一群专门为男女主演打光的替身。这些人不需要表演技巧,也不需要姣好的面容,那么,他们是靠什么在五光十色的片场找到自己的一席之地呢?
横店情怀,初涉光替行业
穆欣是一位80后,2005年大学毕业后曾在北京干过一段时间的企业文职助理,后来一个偶然的机会进入了影视剧组,过了一把场记瘾。
穆欣有个同学是一位跟组演员,在她的介绍下,2006年初,穆欣来到了这个位于横店的剧组当场记。这是一部古装剧,剧中的4位女主角都需要冗长的化妆时间及戏服搭配,所以灯光师要花费很长时间来调整各路灯光的位置与角度,以求拍摄出来的画面效果最佳。
这部戏有两位台湾女演员,其中一位赵主演让助理为自己寻找光替,就是打光的替身。做场记的穆欣第一次听到这个名词,觉得很新鲜,她询问后才明白,原来光替在台湾早就有了,有些镜头,要用升降机架上摄影机高空拍摄,机位调整很费时间,而主演当然没有时间一动不动地在那里等着打光,所以用替身代替主演等待机位打光照明。另外有些场景,比如雨景、夜景下,也需要反复调整灯光位置才能拍出女演员的最佳面容,而这时,光替的作用就尤为重要了。
由于那时光替市场尚不成熟,赵主演寻找光替的事并不顺利,导演为了赶进度,看到穆欣对这件事好像很感兴趣,就提议让她来试试。坐在拍摄椅上,穆欣起初很兴奋,灯光师让她侧身、旋转、抬头、低首,她都乐此不疲。但是3个小时过去了,她开始觉得难受了,灯光师、摄影师依然在她身边忙碌不止,甚至连去厕所的机会也没有,特别是二十几盏大灯连续数小时刺眼地朝她射过来,让她感觉如芒在背。
终于,灯光师朝导演打出了一个OK的手势,穆欣知道自己终于解放了。随后,那位赵主演走过来莞尔一笑,对穆欣说了一声“谢谢”,投入了拍摄。
当天晚上赵主演的助理来到了穆欣的房间,希望她能当赵主演的光替。原来,这个剧的外景和夜景戏特别多,每一场都需要调整布光位置,而当时正值隆冬,横店的露天影视城寒风刺骨,拍摄很辛苦。如果光替可以帮她完成之前的调光工作,赵主演就可以有更多的休息时间。
“赵小姐愿意出50元每小时,这样一个月下来,你最少可以赚到1500元,挺划算的哦。”助理的这句话打动了穆欣,因为她做场记,一个戏两个月下来也就一千多元的收入。
“你的形象和身高与赵小姐很吻合,而且能吃苦,赵小姐正是看中了你这一点,所以希望能和你长期合作。”就这样,穆欣接过了对方的绣球,做起了收入高过场记三倍的新鲜职业——光替。
这份工作看似清闲,每天只用坐在镜头前,什么都不用做,其实枯燥又辛苦。
有一场戏的剧情是这样的,女主演因违反了族规,被当家人投井,但命大未死。作为光替的穆欣要先到井下的特定位置待岗,耐心地等到灯光师一点点调整好效果后才可以上来。当时正值隆冬,温度非常低,可穆欣根据剧情还要穿着春装长褂下井,经过两个小时的定位,穆欣已经冻成了冰人。而且这口老井四壁布满绿苔,还散发着一股难闻的霉味。穆欣坐在升降椅上被工作人员吊下去,拉上来,两个小时内折腾了几十次。每一次上下,她都感觉一股寒风从耳边袭过,让人忍不住打寒战。可穆欣很敬业,一直一声不吭地忍着,直到摄影师终于说OK了,她才如释重负般长舒一口气。
两个半月后,这场古装剧杀青了,穆欣拿到了平生最大的一笔工资报酬,2.3万元。兴奋不已的她立刻印制了一沓名片,发给了剧组的演员们,以寻求日后的合作。
新鲜职业,赚足港台影星的腰包
由于当时国内的光替行业正处于起步阶段,竞争并不激烈,因此,穆欣的光替业务非常红火,但是聪颖的穆欣能迅速在光替队伍里站稳脚跟,最重要的还是凭借她肯坚守保密协议。
众所周知,一般有名气的女演员根本不想让外界知道自己有光替,因为不明真相的观众会以为她不敬业。因此穆欣严格遵守口风,很少对外宣传自己的作品,也正因此,26岁的穆欣在短短的一年多时间里就拥有了良好的口碑,以及非常多的业务。
第一次光替工作结束后,穆欣马不停蹄地又去了两个剧组做光替,这两次光替的对象都是年龄稍大的香港女演员,本来穆欣有些底气不足,毕竟自己经验不足,而且长相也一般。但是真正完成合作后,穆欣发现,其实光替最重要的是身高、坐高与光替对象相符。
因为,大部分戏主演都是固定地站或坐在那里,此时需要灯光师的灯光非常精确,否则本该打亮女主演的脸颊,谁料却打亮了她的脖颈,影响拍摄,而一个好的光替则可以完全解决这些问题。
2008年,在浙江莫干山开拍的一部古代武侠剧,穆欣为一位台湾女主演做光替时便闹出了笑话。
那次合作之前,女主演的助理已为穆欣量好身高、坐高、手臂长度等尺寸,尺寸与女主演吻合后,穆欣顺利进入剧组。其中有一组在竹林上空缠着钢丝绳吊来吊去的镜头,穆欣知道很多演员因为亲自出演吊索的戏导致腰部肌肉严重拉伤,为此她上戏前在腰上缠了两圈护腰。好在镜头灯光调整得很顺利,一个小时后,机位布光全部到位,女主演也已化好妆带戏上阵。正在这时,摄影师因有急事离开,摄影助理顶岗拍摄。但摄影师走前一再叮嘱所有机位全部调整到位,不能动。但谁也没想到,由于上火,女主演的左脸颊长了一个红疙瘩,而所有的灯光布置都是依照她最美的左脸设置的,而此前化妆师与灯光师也没有进行沟通。导致导演在看现场片子时,大发雷霆,怒斥摄影、灯光师是一群笨蛋。无奈之下,穆欣再次上阵,在最短的时间内把所有灯光全部调位,从原先偏重的左脸颊移为右脸颊。
这次事件,让穆欣又多了一些重要的从业经验:在拍摄之前自己要做好与主演、化妆师、主演助理、灯光师的沟通,以免劳神费力做无用功。
从2006年到2009年,穆欣做过不下二十位女演员的光替,其中以港台女演员居多,她们一般不太适应内地寒冷恶劣的天气,所以情愿聘请光替,而自己则在车里或宾馆里多待一两个小时。粗粗算来,仅仅从这些演员身上,穆欣就赚到了三十多万元。
3G手机问世后,兴奋的穆欣立刻花高价去买了一个,这不是为了赶时髦,而是为了更好地工作。因为当制片人或导演再打电话找她时,就能直接看到她的相貌、身材以及一些外貌特征,可以直观地敲定合作对象与项目。
剧组淘金,快乐赚钱轻松创业
在剧组待久了,穆欣发现其实生财的路子真不少,不仅和光替职业并不矛盾,而且还能相辅相成。
在拍摄一部著名的古装剧时,一位知名度极高的台湾女演员饰演的角色造型异常夺目,特别是当造型师和道具师把巨型风扇吹起时,她的头发会像孔雀开屏一样刹那竖起来,于是剧照老师拍下了一系列非常震撼的剧照照片。制片人从中挑出优秀的,其他稍差的照片会随机删掉,但是穆欣凭借自己良好的人际关系,从制片人那里要到了那些准备被删除的照片。
类似于这样的绝版剧照积累了一定数量后,穆欣便在网上开了一家剧照小店。
每当一部新电视剧杀青时,制作方都会在各大媒体上做足宣传,因此观众急切地想知道该戏的拍摄花絮以及剧照照片,聪明的穆欣很好地找到了这个空白点,适时推出了自己的剧照小店,让饥渴的网友一饱眼福。
穆欣收集到的剧照美轮美奂,而且还有一些明星赠予的私人生活照,让众多网友趋之若鹜。
穆欣此举的初衷本是想扩大交际圈,多结识影视圈业内人士,为自己的今后事业创造机会铺宽道路,但是随着自己QQ点击率的不断上升,提出购买收藏剧照的朋友越来越多。穆欣索性雇了助手,专职经营这家网店,轻松而愉快地赚钱。
剧照小店同时也为穆欣扩展了业务量,许多制片方的助理通过那些精美的剧照认识了穆欣,当得知她有丰富的光替经验后,纷纷邀请她来自己的剧组担任光替,穆欣通过这个平台使自己的主打业务更上了一层楼。
2009年10月,穆欣结识了北京一家著名影视公司的制片人,当对方带她参观了他们的动漫摄影基地后,得到启发的穆欣突然脑子里灵光一闪:之前,自己只承接与自己身高、坐高相似的女演员的光替业务,实在是一个误区。其实只要按照不同身高演员的比例制作一些增高鞋、增长的假手臂以及增加坐高的垫子,便可以为比自己高,或其他体型的女演员做光替。很快,穆欣就在北京一家鞋厂专门定做了十几双不同形状的增高鞋,增长的假手臂也在假肢中心定做好了。
2009年年底的一部古装年代剧中,穆欣一个人为剧中的3位女主角做光替,因为穆欣有丰富的现场经验,于是省掉了许多沟通的麻烦,既节省了剧组的时间,也为制片人节省了开支。那次穆欣两个月就进账了6万元。
2010年春节后,穆欣结束了一个武侠戏的拍摄,有趣的是,这次的拍摄地还是在横店影视城,回想这几年的风雨,穆欣还是觉得酸中有甜,不仅增加了许多见识,而且还找到自己的人生方向,赚到了不少钱,很值得。她相信,只要努力,人生还会有更多的机会等着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