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中小学生作文
首页 小学作文 中学作文 高中作文 中考满分作文 高考满分作文 中小学诗歌 写作方法 课外读物 整站作文 用户面板 申请驻站 写作投稿 写作专区 客服在线
凶猛的“老板”是猛药 · 本站整理 · 目录 珍藏60年的账单 - 全国中小学生作文-免费发表作文|写作方法|高考满分作文|中考满分作文|小学优秀作文|初中优秀作文|高中优秀作文大全
 

珍藏60年的账单

( 本章字数:2791)

 
 


王森樟的母亲朱金英,当初在金华被服厂上班。1951年夏天,朱金英背上长了一个痈,躺在床上,疼得无法翻身,更不用说干活了。朱金英抹着眼泪,回到义乌老家田心村。



  母亲临终的托付



  没有工作,连吃饭都成问题,哪里有钱治病。朱金英任凭生命一天天地凋零。



  工友们没有忘记她,纷纷将微薄的收入捐出来,32名职工,一共捐了13.9万元(旧币)。



  朱金英接过救命钱,感动得热泪长流。



  几天后,朱金英拖着病体,来到金华,车间里静悄悄的,由于没有活干,大家都回家了。门边的小黑板上,记着捐钱工友的名字和数额。朱金英赶紧掏出纸笔,一个不漏地记下来。



  朱金英一边治病,一边找些零工做。她总想攒下钱来,尽快还给那些并不富裕的工友们。几年过去了,日子过得捉襟见肘,还钱的事,成为她心头的遗憾。



  1958年,王森樟考上金华铁路学校,却怎么也高兴不起来,母亲的病情已经恶化。



  一天,极度虚弱的朱金英拿出那张发黄的纸,说:“儿啊,名单上的这些人,是在咱家最困难的时候,拿出钱来帮咱的,他们的日子也都紧巴巴的。妈妈怕是来日不多,以后有条件,一定记得把钱还给这些好心人。”王森樟赶紧点头答应。



  不久,母亲走了,年仅35岁。



  曾经遗失的名单



  1962年,王森樟被分配到杭州铁路段工作。一有空,他就拿出那份名单,上面的名字,他几乎都能背下来。



  1963年1月,楼下的邻居家失火,王森樟冒着浓烟冲出来,转眼间,这栋小楼化为灰烬。



  王森樟摸摸自己的口袋,名单完好无损。那一刻,王森樟哭了,不是为失去的家当,而是名单还在。



  1967年,王森樟准备结婚,家里除了一张床,什么家具也没有,他一咬牙,花了近一个月的工资,买回一个棕色的大箱子。王森樟把妈妈的那份名单放进去,锁好箱子,长舒一口气,这张名单终于不用再跟随自己颠沛流离,四处奔波。



  紧接着,女儿出生了。家里添丁进口,使本来就紧巴的日子更加紧巴。



  1975年,王森樟已有两个孩子,养家糊口的担子越来越重,王森樟每月30元5角的工资,根本不够花。夜深人静之时,王森樟唉声叹气,不完成母亲的遗愿,他心不安啊。



  直到1986年,王森樟终于有了一套30多平方米的“大”房子。一家人的生活安定下来,日子好起来。该是寻找恩人、完成母亲遗愿的时候,王森樟翻遍所有地方,就是不见名单的影子。



  平时,王森樟生怕这张名单丢失,每次看完这张名单,就会选择一个自认为安全可靠的地方珍藏。由于他不停地转换地方,最后连自己也记不清到底放在哪里。这次搬家,东西换了地方,他再也找不到那张名单。



  2003年,王森樟退休了,想起那张不见踪影的名单,他的心里就难受。



  凭着对人名的模糊记忆,王森樟只身来到金华,准备寻找当年的恩人。光阴荏苒,城市发展日新月异,金华被服厂早已改制,记忆中的厂房不见踪影,王森樟不由得仰天长叹……



  相逢无语泪先流



  2010年1月22日,王森樟的妻子清理衣物的时候,一张旧得发黄的字条掉了出来,她看了一眼,字迹有些模糊不清,她问屋外的丈夫王森樟:“这是什么东西?还有没有用?”



  王森樟接过字条一看,跳了起来:“天哪,我找了它整整24年啊。”



  他泪流满面,一刻也坐不住,赶紧招呼儿子、儿媳、女儿、女婿,回家商讨此事。



  到哪里寻找恩人?怎样归还这笔钱呢?当年被服厂职工捐的钱,折合成现在的人民币,只是13元9角。最后,王森樟决定归还1.39万元,也就是当初数额的1000倍。



  几天后,王森樟怀揣名单,来到浙江电视台,请求帮助。



  2010年2月2日,原金华被服厂职工金长明的女儿金菊仙,吃过晚饭,坐在电视机前,突然,一条新闻吸引了她。一位专程从杭州来金华寻找恩人的王先生,拿着一份珍藏59年的名单,准备把钱还给恩人们。



  金菊仙惊讶地发现了父亲的名字,当年,父亲金长明捐了2000元钱(旧币)。金菊仙立即拨通电视台的电话,激动地说:“爸爸离开我们已经25年,我还会在电视上看见爸爸的名字,而且是以这样温暖的方式,让人感动。”



  几天后,金华电视台重播了这个节目,坐在电视机前的吴忠新老人惊呆了,他怎么也没想到,当年的微薄之力,竟让朱金英的儿子牵挂一生。



  傅冠求老人也看到这条新闻,当年的情景历历在目,将近60年了,朱金英早已不在人世,她的儿子居然还记得当年的事情。



  单巧英老人接到朋友打来的电话,告诉她这个感人的故事,单巧英赶紧打电话到电视台,说:“我知道当年的情况,一定想办法帮你们一起找当年的工友。”



  一场寻找当年工友的行动,就这样拉开了序幕。经过多方寻找,已故老人胡志元的女儿找到了,王锦松的女儿找到了,陈开云的女儿也找到了……让王森樟难过的是,32位工友中,如今,16位已经去世。



  2010年2月6日,在金华市名流大酒家,原被服厂的几位工友,以及他们的儿女,相聚在一起,当年的毛头小伙子和扎着小辫子的姑娘们,已经成了白发苍苍的老人,大家十分感慨,泪■。



  王森樟举起酒杯,哽咽着说:“当年,是你们把这笔救命钱,捐给了我的母亲朱金英,她是带着工友们的温暖走的,她不孤单。今天,我代表母亲,深深地感谢你们!”说完,他将杯中的酒一饮而尽。



  老人们想起当年的岁月,想起故去的工友,禁不住老泪纵横。王森樟将钱逐一还给到场的老人以及他们的儿女。



  大家推来让去,最后一致决定,委托金华电视台把这笔钱捐助给社会上最困难、最需要帮助的人,让60年前的温暖接着传递下去。



 





全国中小学生作文(http://www.cnx3.net)免费发布作文,中考高考满分作文,小学优秀作文,初中优秀作文,高中优秀作文大全
上一页        返回书目        下一页
全国中小学作文的作文为网上收集,版权属于原作者!不得以任何形式用于商业用途。本站仅供学习交流参考之用,不得私下传播。请支持正版,购买正版书籍。
本站所收录作品、评论及本站所做之广告属其个人行为,与本站立场无关。
CopyRight ©2004-2012 版权所有 全国中小学作文 www.cnx3.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