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第35任总统约翰·肯尼迪在大众场合总是显得英姿勃发、神采飞扬,很讨女人喜欢,但据最新解密资料证实,肯尼迪自打孩提时代起就罹患多种疾病,一生病魔缠身。1963年遇刺之前,他的病情曾几度恶化,多次濒临死亡。只是由于肯尼迪及其医生煞费苦心地刻意隐瞒,这个秘密至今鲜为人知。
幼年羸弱多病,青年身患绝症
1917年5月29日,肯尼迪出生于美国马萨诸塞州一个名门望族。他生下来就是个病秧子,患有先天性脊椎缺损,小时候背部就开始酸痛。另外,肯尼迪的一条腿比另一条腿短,左脚的鞋一直得专门订做。肯尼迪家人对这一切都守口如瓶。肯尼迪的父亲约瑟夫·肯尼迪是美国参议员,身家达数十亿美元,在美国亿万富翁中位列第12名。约瑟夫一直以没当上总统为憾,所以,他寄希望于自己的儿子们。“使人成为强者的不是银行账户,而是政治”,约瑟夫深有体会地说。
让约瑟夫欣慰的是,毕业于哈佛大学的肯尼迪,在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表现得非常优秀。一次,肯尼迪指挥的鱼雷艇在所罗门群岛附近被日军驱逐舰击沉,两名艇员当场牺牲,而他和另外10个人在附近水域整整漂流了15个小时。期间,肯尼迪用牙齿死死拽住一个下属救生衣的背带,直至他们生还。肯尼迪荣获了勋章,有关他的战功的报道和他身着戎装的大幅照片几乎登遍了美国各大报纸。对肯尼迪的政治生涯来说,这无疑是一个良好的开端。
1947年秋,肯尼迪造访伦敦。一天,他的体温突然急剧升高,动脉压下降,呕吐、胃疼,遂被紧急送往伦敦一家医院。正是在这里,肯尼迪首次被查出患有罕见的青铜色皮肤病(又称阿狄森氏病)。医生表示,不排除早在这次确诊前,肯尼迪即已染上此病。肯尼迪自幼年起就有严重的过敏症,过敏性鼻炎常常发作,皮肤老是出现红斑,哮喘病也常常周期性地袭扰。青年时代尽管胃口很好,肯尼迪却骨瘦如柴,持续性乏力。这一切正是青铜色皮肤病患者的典型症状。一位有经验的医生据此作出诊断:肯尼迪的生命只剩下不到一年的时间。
医疗资料是特级机密
沉疴在身,肯尼迪却不愿坐以待毙。说来肯尼迪也算命大,医生将一种颗粒状药物醋酸脱氧皮质固酮植入他的大腿和背部肌肉,每隔两三个月换一次药,从而有效地抑制了该病的复发。尽管这样,青铜色皮肤病在当时仍等同于不治之症癌症。肯尼迪家人知道,一旦这位未来总统的病情为广大公众所知晓,就可能葬送其政治生命。所以,对外秘而不宣,肯尼迪的所有医疗资料更是被列为特级绝密。
为医治儿子的病,约瑟夫不惜代价,将大批贵重稀有药品寄存在美国各地的储蓄银行,这样,肯尼迪不管走到哪里都能随时服用所需药物。20世纪50年代初,美国开始合成并生产氢化可的松。氢化可的松配以醋酸脱氧皮质固酮可产生大量激素,即所谓激素疗法。此法使肯尼迪奇迹般地“起死回生”,甚至变得充满活力。
肯尼迪于1952年亲自出马竞选参议员——这是他政治生涯中的一个重要目标。为能有充沛的精力参选,他早睡晚起,白天也休息,以养精蓄锐。结果在发表竞选演说时,肯尼迪就显得神采奕奕。竞选期间,为赢得尽可能多的选票,他走遍了马萨诸塞州的各个乡镇。可是不巧,这时他的背疼病又犯了,只得靠洗热水澡减轻病痛。最终,他以超过对手7万张票的优势当选。为入主白宫,他要成为一个有家室的人。之后不久,肯尼迪即与杰奎琳携手走进了婚姻殿堂。
达拉斯的枪声结束了一切
然而,好景不长,肯尼迪的背疼病又复发了。为捡起落地的铅笔,肯尼迪常常得请女秘书代劳;办公室没外人时,他行动要架双拐;知道有人要来,他就立马将拐杖藏起来。难忍的病痛常常使肯尼迪彻夜难眠。医生建议做手术,但又警告:手术成功率不足50%。此外,由于青铜色皮肤病大大降低了他身体的免疫力,即使手术成功,肯尼迪的身体也难以很快康复。因此,家人(尤其是老父亲)多方劝阻他。但肯尼迪斩钉截铁地表示:“与其拄拐杖度过余生,还不如死掉。”
第一次手术整整持续了3个钟头。为保密,这次手术代号为“3号病例”。美国医疗协会档案对“3号病例”是这样描述的:因青铜色皮肤病,患者肾上腺功能不全,应其要求施行手术。时光流逝,肯尼迪的病情却迟迟不见好转。每天早上,妻子杰奎琳都要为丈夫溃烂的伤口清洗消毒,但肯尼迪从不灰心绝望。
几个月后,肯尼迪决定做第二次手术。这次手术后,虽然周期性背痛还间或发作,但却不像以往那样强烈了。许多时候,是热水澡和止痛片剂救了他。大病初愈,肯尼迪就急切地回到了参议院。这时,他给人的外在印象依然是活力四射、风度翩翩。
接下来他更是喜事连连:竞选总统旗开得胜,儿子女儿相继出生,当然还有他与性感明星玛丽莲·梦露的风流韵事……作为美国历史上最年轻的总统,肯尼迪还以先行政治家的美名载入史册。然而,1963年11月22日,达拉斯上空响起的枪声结束了他的生命。
肯尼迪就这样悲惨地死了,他的遇刺至今仍是谜团,但他仍然是胜利者:他曾预言自己活不到50岁,本该多少次死在病床或手术台上,但最终击倒他的却是一颗子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