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告诉我的子女,有一天,你们也能找到你们生命中的伴侣,他们会像你爸爸在我眼中一样“不完美得很美”。
2009年5月初,新加坡推出了一则很特别的广告片,在电视上播出后,引起了极大的反响。
据说,两年前新加坡曾做过一项调查,显示许多适婚的新加坡年轻人仍在待婚中,他们发现这些年轻人不婚是因为找不到心目中完美的对象。
此次,新加坡国家级的“小区发展部”请来了马来西亚女导演Yasmin Ahmad,拍摄了这样一个短片,它是一则“支持婚姻”的广告。
这则“促婚影片”除了在电视上播放,也由新加坡的“国家家庭协会”用自己的账号,上传到他们在YouTube的专属频道,所以全世界都能看得到。
影片的主角是一位印度裔太太,她正在悼念自己刚去世的华裔老公。她的悼词和大家预期的不同,她竟然当着全体亲友的面,描述她老公在床上如何地“打鼾”和“放屁”,还当场模仿这些声音。如果她老公还活着,应该会窘得想找一个洞钻进去吧。
影片的开始,司仪说:“李太太(即那位寡妇),你应该有些话想说吧。”
这位太太上台了,全场静默。
“今天,我不是来赞美的,我不会说他有多好,因为很多人都已经说过了。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些可能会让大家比较不自在的事。”
她说:“我想先从他在床上的表现说起。”
台下观众的眼神里都是问号,看着她继续说:“出门有碰到过早上启动汽车引擎,却启动不了的状况吗?”
她学起了汽车发动引擎的声音,但说实话,那听起来根本就是打鼾的声音。
这位寡妇学得嘴巴都歪到一边了。就这样“鼾”了几声后,她接着幽幽地说道:“戴维(她的老公)的打鼾,就完全像是这样。”
大家开始笑了,镜头转到她的女儿。
小女孩儿的表情显然有点儿古怪,大概是不理解妈妈为何要说起这事?
有些老夫妻也一边笑,一边微皱眉头,这个场合说这种事好像不太合适吧?
“但,打鼾只是开始。”寡妇继续说,“他,也会……放屁!”好像好多人都有类似的经验呢。
“有些晚上,他放屁放得太大声,还会被自己惊醒!”
全场的来宾更是会意地笑了。
她说:“戴维会惊慌地问,‘那……那是什么声音?’,那时候我会说‘亲爱的,那是隔壁的老狗在放屁啦,放心地继续睡吧’。”
镜头转过。
好几个太太笑得直捂嘴,而坐在她们旁边的老公则面露尴尬。
台上的寡妇,此时语气一转。
“你们会觉得,这很好笑是吧?”她缓缓地说,“不过,当戴维真的病得很重时,这些声音至少让我知道,我的戴维‘仍然活着’”。
她转头望向戴维的遗照,硬咽了:“现在……我却再也无法在睡前听到这些声音……”
全场的气氛顿时有如冰凝。
“到生命的最后,”镜头转向这位寡妇孤单的身影,她缓缓地说,“总是这些小小的事情,让我们永远记得……是这些小小的‘不完美’,一起组成生命的‘完美’”。
镜头转向她的儿子和女儿。
儿子大约在读高中,女儿是读初中的年纪,他们看着台上的母亲,专心地听着她讲话。
“所以我想告诉我的子女,有一天,你们也能找到你们生命中的伴侣,他们会像你爸爸在我眼中一样‘不完美得很美’”。
她讲完后,仿佛如释重负,回到一个仍要照顾小孩儿的妈妈的状态——收起悲伤,坚强起来,拥抱她的孩子们。
观礼的人没有痛哭失声,他们都径直地注视着前方,那是一种震撼和思索。
这些语言的分量竟然这么重地凝在空中,压在人们的心头。
这个3分钟的短片也旋即走到了尾声。
最后,这则广告的结束词是——“Family(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