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国平经常这样告诉自己的员工:“爱心的‘爱’字下面是一个‘友’字,所以要学会与爱为友,有善心;与苦难为友,有韧性;与坦然为友,有度量;与顽强为友,有拼劲。这样,你便是一个真正的能人,一个幸福之人。”
同济大学MBA课程毕业典礼上,他被评上了“优秀毕业学员”。他走上讲台,面带微笑,向台下深深鞠了一躬。全场随之爆发出经久不息的雷鸣般的掌声。他便是与命运顽强拼搏的残疾人企业家——江国平,是一位70岁高龄的老人。
13岁的他便开始替人打工,边打工边照顾4岁的弟弟。14岁,初冬,天寒地冻,生活窘迫的他们,被好心的街道工作人员送进孤儿院。16岁,孤儿院内迁,他被分配到园林管理处当学徒。由于工作认真,进步明显,被评为处里“红旗青年突击手”。20岁,他遭受了人生的巨大打击,一场工伤无情地夺去了他的右手,他成了一个残疾人。
最初,消沉的他一度生活于黑暗、恐惧、厌世与悲凉之中,受尽歧视与冷嘲热讽。可一本《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改变了他的命运。他被书中主人公保尔·柯察金的顽强意志所折服,为他不惧苦难的乐观向上的精神所感动。他决心要同挫折战斗,在苦难中站起来。
改革开放之初,他响应邓小平同志的号召,放弃“铁饭碗”,走向了自主创业的道路——自己创办摄影工作室。积累到第一桶金后,又选择了环境治理中最难处理的高浓度、有毒有害难降解的废水作为攻克课题。经过多年的探索与努力,他终于发明了“常温常压催化氧化技术”,并申请了专利。后来这一技术在钢铁、冷轧废水等多个行业领域中获得了成功。
其间,一家环保公司与他合作开发项目,项目成功后竟将技术改名,作为他们公司自己的技术。在利润一分未给的同时还重新申请了专利。这让他蒙受了巨大亏损。事后,有人问他,为何吃了那么大的亏,还能坦然做事,他笑着回答:“一、这点挫折比起我的童年,我的工伤,微乎其微,曾经那么苦难的日子我都捱过来了,何况这个。二、最庆幸的是,做出这种行为的是他们,而不是我。”一番话,让提问之人肃然起敬。
如今,他已是上海两家公司的老总,身兼数职,备受他人尊重。一路走来,他用自己的亲身经历鼓励过许多人,让那些失意之人重新燃起对生活的希望,帮多位学生圆了大学之梦,让待业残疾青年到自己公司工作,对许多贫困的人慷慨解囊,并将公司的30%经营利润用于发展慈善事业……为此,他的奋斗和爱心事迹被多家报刊媒体采访报道。
江国平经常这样告诉自己的员工:“爱心的‘爱’字下面是一个‘友’字,所以要学会与爱为友,有善心;与苦难为友,有韧性;与坦然为友,有度量;与顽强为友,有拼劲。这样,你便是一个真正的能人,一个幸福之人。”的确,不论每个人的身体条件如何,只要有一颗健全的心,与它们为友,全力以赴,锲而不舍,那么你肯定能够得到命运的垂青,成为生活的主角,走向成功的彼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