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穷的人,越要站在富人堆里。这个观点曾一度流行全球,让许多年轻人疯狂,想方设法往富人堆里钻。但是,人们很快发现,穷人要想混进富人阶层实在太难了。但一个来自内蒙古草原的80后穷小子却成功实践了该理论……
19岁那年,陈永青还是一个小木匠。有一次,在家乡给一户富人家搞装修时,男主人对他说:“陈师傅,你这样辛辛苦苦干一个月挣的钱,还不够我在北京蒸一次桑拿呢!”尽管陈永青有些沮丧,但他不得不服气——那家男主人年仅30多岁,就在北京开了一家大公司,而且专门在老家给父母修了一幢别墅。
这让陈永青对北京充满了向往,并且渴望做一个富人。由于家境拮据,他初中毕业后就四处学手艺,先后做过泥瓦匠、铁匠、木匠等,可都没能改变贫穷的命运。这年秋天,某部队前来陈永青的家乡招兵,他一听说可以去北京,便兴冲冲地报名了。
来到北京郊区某部队后,身为蒙古人的他善于摔跤,为了展现自己的特长,他苦练摔跤和射击,一年后被选入军区特战队。在这里,他连续3年获得军区搏击第一名,并靠着这样的出色成绩当上了中央警卫局的搏击教练。
那时的陈永青是部队里出名的神枪手、散打王和首长警卫,一时风光无比。可是,他退役后却迟迟没能找到合适的工作。经过反复思考,他决定做生意——他认为这是赚钱最快的途径。于是,他利用3万元转业费,从青岛进了一批国产手机卖到老家,赚了一笔小钱后,就立即在北京开了一个小广告公司。可是,公司3个月没有拉到一单业务,血本无归,最后只好关门了。
站在北京街头,望着林立的高楼大厦和车水马龙,陈永青怎么也不甘心放弃。失败的创业经历让他意识到术业有专攻,在自己不熟悉、不擅长的领域里打拼是不可能成功的。他静下心来分析了一番:自己的强项是散打、摔跤和保护别人,在偌大的北京,似乎只有保镖这个行业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特长。可是,做保镖能令他在北京这个繁华的首都扎下根来吗?他没有把握。
就在这时,陈永青看到了一本令他受益终身的书——《穷,也要站在富人堆里》。读完后,他禁不住热血沸腾,感叹不已:“说得太对了,穷人就应该无所畏惧,站在富人堆里,跟富人学习,肯定有进步!”而保镖不正是离富人最近的行业吗?他顿感豁然开朗。
就这样,陈永青应聘到北京的一家保镖公司上班。可当时的保镖行业并不规范,许多保镖就相当于“打手”,整天跟着老板喝酒吃饭、催账赖账、打打杀杀。一次,陈永青和两个同事被某老板雇用去收账,也就是用武力吓唬债主,逼迫他还钱。这种事情,陈永青做得别扭极了,更让他感到别扭的是,几天后,另一帮保镖竟然也跑到该老板的公司里来讨债,而老板收别人的账时理直气壮,别人来收账就当老赖,还喝斥陈永青等人跟对方拼命,最终由于对方人多势众,陈永青受了一点小伤……
这件事令陈永青特别寒心,他觉得这样做,简直就是黑社会!这样的保镖不是离财富最近,而是离暴力、血腥最近!可是,按照当时的行规,负责收账的保镖可以从收到的款项中提取40%作为酬劳,这种高收益让很多保镖公司和个人都以收账为主业。而与收账赖账相联系的人,往往都是高利贷的借、贷两方,因此保镖就像是被财富绳索牵着的木偶,夹在其中相互搏杀。
陈永青清醒地意识到,做这一行并非长久之计,真正的保镖不应该是“江湖混混”,而要有起码的职业道德和素养。他不止一次地想:该有人阻止这一切了,而这个人,就是自己!为此,他费了很多心思,让自己和别人“不一样”。比如,他宁愿给企业老板当司机兼保镖,挣几千元的工资,也不再替人收高利贷挣上万元的“黑心钱”;他以真诚的心赢得了很多企业家的信任,并借机旁观、学习其经营管理之道,慢慢积累富人人脉和客户资源。
一年后,野心勃勃的陈永青,联合几个志同道合的保镖朋友以及昔日战友,决定开一家“出淤泥而不染”的保镖公司!他振奋地对手下说:“我们决不能为虎作伥,一定要走人间正道!干我们这行,要想赚大钱,赚干净钱,只有接近那些大富豪、好老板和名人明星,才是唯一出路!”
陈永青的保镖公司正式成立了,崇拜成吉思汗的他给公司取名为“天骄特卫”。创业之初,他招募了60多名退役特种兵,根据市场反馈的客户需求,制订了搏击、擒拿、防爆、驾驶等一系列课程,进行封闭式训练。
可是,很长一段时间里,陈永青的公司都揽不到大生意。手下们都很着急:“大哥,这样下去,咱连饭都吃不起了!”有人甚至泄气地说:“我们还不如去帮别人收高利贷。”陈永青听了,厉声骂道:“今后谁还敢说这样的话,就给我滚蛋!”可半年后,公司资金实在支持不下去了,他不得不违心地接下了京城一家著名娱乐场所的安保业务,工作很简单,整天就是带着队员去看场子,只要有人闹事就扔出去。以他们的身手,那都是小菜一碟。
但这不是陈永青的初衷,不到3个月,他挣到了能勉强维持公司运转的钱后,就立即将那家娱乐城的安保工作转包给了其他公司。他反复地对手下强调说:“我要的是更专业更高端的安全顾问,而不是站在夜场门口的保安,我也不想让公司跟江湖再有任何的牵连!因此,兄弟们一定要跟着我克服暂时的困难!”后来,有很多老板打电话给他,想委托他做一些“生意”,都被他拒绝了。
为了把公司的名气在行业内打响,陈永青处处力求创新,比如同行属下大多称老板为“大哥”,可他要求员工叫他“陈总”;别的公司大多叫保镖公司、保安公司或调查公司,他的公司则称为“安全顾问公司”,很多同行打出“专业收账,一级保障”的标语,而他的口号是“要员保护专家”“富豪商贾、名人明星的贴身护卫”等。他常常对员工说:“我们公司的保镖,绝不是影视剧里面那些剃光头、穿黑西服、戴墨镜、一脸冷峻、充当打手的彪形大汉,而是一帮有硬本领、专业技术,热血沸腾、光明磊落的安全战士,天之骄子!”
陈永青性格直爽、豪迈,工作事必躬亲,为人铮铮铁骨。他与其他“镖师”最大的不同,就是他绝无一句“黑话”,处处树立公司正派、专业的形象。而那些大老板、名人明星等公众人物,自然最青睐这样的保镖公司。
一天,陈永青接到了赵本山经纪人打来的电话,说要请他为赵本山上“春晚”保驾护航。陈永青十分兴奋:这可是千载难逢的机会呀!他特别用心,竭尽全力为赵本山制订了全套专业安全特卫流程,其服务水平绝不亚于“首长标准”:为赵本山开路时,普通保镖都是板着面孔,强硬封场拓路,而陈永青的保镖则是以德服人,一律手心向下,面带微笑,以清晰普通话告知行人“抱歉,麻烦让路”;赵本山外出,普通保镖一般只管接送,陈永青则制订了多条路线,而且从不重复路线,每次都更换车牌;赵本山身处户外,普通保镖往往忽略其座位朝向,陈永青则严格避免他进入狙击位置,如果他是在星巴克透明玻璃旁喝咖啡,玻璃外面一定会有保镖用身体阻挡视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