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6月初,著名导演杨亚洲历时3年之久导演的MTV专辑《轮椅上的信天游》,在北京和陕西两地举行盛大首发仪式,引来无数人的惊叹和关注。杨亚洲说:“这是我导演生涯中,最难忘且最特别的一次经历。因为这张专辑背后的歌者和他的故事,是从最低的尘埃里,开出的最绚烂的花!”
原来,这个专辑的主人公高山于2001年因工受伤,导致颈椎第5至6根脊髓完全损坏。然而,就是这样一个曾被多家大医院拒收、脖子以下毫无知觉、呼吸都不顺畅的男人,不仅延续了10年生命,还用一个陕北汉子的粗犷,吼出了一曲感天动地的爱情信天游!他是怎样创造这个举世惊叹的奇迹的呢?
爱是生死不离
1993年,陕西神木县的小伙高山20岁,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家里住的窑洞是全村最破的,母亲还患有癌症。尽管他长得高大英俊,却没有女孩愿意嫁给他。张翠琴当时22岁,学裁缝多年的她有一手好手艺,又是远近闻名的大美女,是很多男人心目中的梦中情人。
高山托婶婶去张翠琴家提亲。见眼前的小伙子高大结实、出口成章,信天游唱得荡气回肠,尽管家人百般阻拦,张翠琴还是爱上了高山。
1994年元旦,两人结婚。高山用自己所有的积蓄,装了村里第一部电话。3个月后,高山经过层层考核,进入县城一家煤矿厂工作。1996年12月儿子周岁时,高山在县城为妻子开了一家缝纫店。1999年,高山所在的煤矿被一家大型企业收购,矿区多半人都下岗了,成绩卓著的他被调到公司最好的部门。2000年,高山在县城买了房子。妻子的缝纫店生意越来越好,儿子英俊、聪慧、人见人爱,一家三口的幸福羡煞旁人。
但刚刚稳定下来的美好生活,却随着2001年2月,高山从3米多高的护栏处坠落戛然而止……
21日晚,正在集装站值夜班的高山一脚踩空,从3米多高的护栏上摔下来。瞬间,剧烈的疼痛电流般传遍全身。他被同事送到公司医院,检查结果有如晴天霹雳:他的颈椎第5至6根脊髓完全损伤、运动功能完全消失。
接到医院的电话后,张翠琴匆忙赶到丈夫身边。看着昏迷不醒的丈夫,张翠琴吓得号啕大哭。而当高山好不容易苏醒过来,看到面前哭成泪人的妻子时,什么也没说,只是艰难地吐出“离婚”两个字。
张翠琴哭着说:”我又不是畜生,怎么会跟你离婚?”高山的伤情极其严重,矿区职工医院的医疗条件很有限,只能为高山进行固定手术。手术后第三天,高山的肺部感染,他的病情越来越严重。
家中年迈的父母,开始悲痛地准备儿子的后事。但是,2001年3月17日,在第12次接到高山的“病危通知书”时,张翠琴却对医生说:“我要带高山去北京,我要让我的男人活下去!”
从未走出过神木县的张翠琴,生平第一次带着丈夫乘飞机来到了北京。她推着轮椅里奄奄一息的丈夫,在陌生的北京一家一家医院辗转询问。但是,没有医院愿意接收高山。医生都说,如果高山受伤后马上送来,性命尚可保住。但现在他的肺部感染严重,最多还有半年时间。
经过妻子苦苦哀求,终于有一家医院接收了高山。
2001年3月29日,在北京301医院,高山突然呼吸急促,被切开的气管里轰隆作响,他很快昏死过去。医生检查后发现,高山的肺部严重感染,里面有很多杂质,生命岌岌可危。 医生从高山的肺部抽出了整整4管近100毫升的杂质。高山陷入重度昏迷,张翠琴没日没夜地守在床边 ……
2001年5月29日,高山被转到北京康复中心。那里多半的病人都坐轮椅,很少有人的伤残程度能比得上高山。那一瞬间,他什么都明白了。他艰难地抬起双手,拼命地撕扯自己的脸,这是他现在唯一能做的动作。轮椅后的妻子轻轻说:“知道吗?你能活下来我就满足了。”
但高山还是千方百计想寻死。无论张翠琴怎么劝都没用。她只好托弟弟把在老家的儿子送到北京来。 儿子的到来,让丈夫放弃了轻生的念头,这让张翠琴突然福至心灵:只要孩子在身边,丈夫就会好好活下去。她决定把儿子带在身边,再艰难困苦,一家人在一起就很幸福。
爱是再穷再难都要在一起
细心的张翠琴发现,某天儿子给爸爸唱陕北民歌时,高山的眼圈红了。他爱唱歌,她永远记得某个深夜,她去给在煤矿值夜班的丈夫送衣服时,大老远就听见他现编的信天游:“叫一声兄弟你别呀么别打盹,窗外的拉煤司机叫你来过磅儿;你睁开那眼眼往呀么往外望,煤车上还坐着那一位好姑娘……”
但是,高山现在的肺活量只有800,说一句简单的话都要喘半天,唱催眠曲都成问题,哪里还能吼信天游呢?但张翠琴不信邪,她偶然从报纸上得知吹气球、吹口哨和深呼吸能锻炼肺活量后,便找到了高山的主治医生刘根林。张翠琴的提议让刘根林眼前一亮:如果他真能开口唱歌,肯定能锻炼肺活量,从而延长生命。
当妻子带着医生来到高山病床前,说出她的想法后,高山的脸色变了:“说一句话都要喘好几口气,我哪里敢唱歌?你这不是让我早死吗?”
但张翠琴却打定主意,一定要让丈夫唱歌。由于没法说服高山,她就让公公来北京。
一声低沉又难听的“啊”字后,高山再也唱不下去了。但看着老父亲泪眼蒙眬,看着儿子欢快地拍着小手,高山再次发出了一声“啊”。由于身体损伤的位置太高,他的呼吸只能靠膈肌来带动,所以气无法吐尽。
唱了简单的几个“啊”字,高山的肚子憋得像鼓一样。他低声跟妻子说:”老婆,给我来支开塞露吧,把肚子里的气排掉。”就这样,高山开始“唱歌”,肚子一憋气就去厕所,用排气管或开塞露排完气,再继续唱。
尽管歌不成句,尽管每唱一句都会肚胀如鼓,但高山觉得生命有了点意义。
一个星期后,高山的体重竟然增长了两斤!高山的病友抱怨:”你整天依依呀呀哼什么呀?吵死人了!”见丈夫不再开口,张翠琴就把他推到医院的后花园里,鼓励他大胆地唱歌:“大夫都说你的肺活量提高了50呢,你不能放弃!”四处瞄了一下,见周围没什么人,高山开始哼唱起来。每唱一句,高山都疼得不能呼吸,好不容易唱完一首歌,他就必须回病房,继续排肚子里的气。看到高山如此拼命地唱歌,而且精神状态越来越好,病友们也嚷嚷着要跟他学陕北信天游。
2002年1月,得知康复中心即将举办新春联欢晚会,张翠琴犹豫很久后,跟中心的领导说:“我丈夫原来是‘陕北小歌王’呢,信天游唱得特别好……”领导打断她的话:“病友们早就跟我推荐高山啦!”
从那天起,高山每天都要花两个小时练习吐字归音,然后再一句句地学唱。他曾经唱过的那些陕北民歌,歌词和曲调依然滚瓜烂熟。而让高山万万没想到的是,晚会那天,医院请来了桑兰。得知高山的故事后,桑兰主动提出和高山同台,和她对唱陕北民歌《上一道坡坡下一道道梁》。为了这次登台,高山从早上就不再喝水和进食,当他并不高昂、有些磕巴的歌声响起时,400多名观众的大会议室里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
临别前,桑兰对高山说:“大哥,你有那么爱你的妻子,一定要好好唱下去!”此后,高山开始“肆无忌惮”地唱歌了,在寂寥又瞌睡的下午,他扯开嗓子唱《兰花花》,让那些低落、迷茫的病友为之一振;当妻子艰难地为他翻身、接尿甚至是抠大便时,他忍着疼痛,为她唱《泪蛋蛋》;当儿子趴在他的床上写作业时,他轻轻地摸着儿子的大脑袋,唱他最喜欢的《上一道坡坡下一道道梁》……
爱是轮椅上的信天游
高山的肺活量一天天增加,脸色一日日红润,原本骨瘦如柴的他,体重逐渐增加。高山成了康复中心的明星,中心只要有文艺晚会或者比赛,领导第一个想到的就是他。他用自己越来越高亢的歌声,感染了康复中心的每个人,而张翠琴则用她一如既往的善良付出,赢得了大家的尊敬。医院上下,无论老少,都亲切地叫她“嫂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