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品《不差钱》中的女角毛毛,从小父母离异,由于双方都是流浪艺人行踪不定,母女俩失去联系十几年。毛毛刻苦学艺,为的就是有机会上台让妈妈看到。当赵本山带她上春晚时,她知道这是找妈妈的最好机会,所以极力表现。结果妈妈真的在电视上看到了女儿,母女得已团圆。激动之余,毛毛又套用了那句经典台词:“感谢舞台八辈祖宗,因为是它帮我找到了妈妈……”
幼年不幸,妈妈离开毛毛了
毛毛本名叫吕品,她的父亲名叫吕俊平,生母名叫翟明月,他们都是二人转演员,因为父亲长着一脸络腮胡子,人送外号“老毛子”,所以毛毛就成了“小毛子”。后来,翟明月觉得这样叫女儿不好听,改叫“毛毛”,于是毛毛就成了吕品的乳名和艺名。
毛毛小时候从没学过戏,但特别有灵性,加上整天耳濡目染,小小年纪的她对一些二人转传统剧目便耳熟能详,很多台词她都能背下来。有一天妈妈正在跟大家排传统二人转戏《胡玉娘》,毛毛迷迷糊糊地睡着了,妈妈就用一件大衣把她从头到脚包起来放在一边睡觉,然后继续排节目。排着排着,毛毛忽然醒了:“不对不对,这句应该这样唱……”说着,她竟自顾自有板有眼地唱了起来。
大家都感到很惊讶,说:“这孩子,将来一定是块唱二人转的料。”毛毛本以为妈妈也会表扬自己几句,但妈妈什么也没说。吃饭的时候,妈妈对毛毛说:“姑娘啊,妈妈十几岁就唱二人转了,对这一行太了解了。你还小,什么都不懂,当二人转演员并不像你想的那样简单。你一定要刻苦学习文化知识,不要学唱戏,将来要找份稳定而又体面的工作!”
剧团整天四处流浪演出,行踪不定。从那以后,每到一个地方演出,妈妈都要买上礼物拉着毛毛去找当地小学,求他们让毛毛当临时旁听生。
那年冬,剧团在一个乡连续演出了一个多月。有一天毛毛放学后去了一位刚认识的同学家,打算吃完晚饭后再跟同学一起去看妈妈的演出。妈妈见天黑了女儿也没回来,顾不得晚上还有演出,马上找到学校。学校空无一人,妈妈心急如焚,就在女儿放学的路上一边走,一边呼唤着毛毛的名字。当毛毛跟着爸爸找来时,妈妈的嗓子喊哑了,头发上挂满了霜,脸上的泪水都冻成了冰凌。妈妈一把搂过毛毛,举起巴掌就要打。但巴掌在落下来时,却变成了帮女儿拍身上的雪花,说:“闺女啊,这里人生地不熟的,万一你走失了怎么办?以后不管去哪里,一定要跟妈妈说一声啊!”
当时一家三口日子虽过得清苦,却很温暖。但这种日子没能过长,因为爸爸承包二人转剧场,一下子亏了好几万块钱,这在当时对一个二人转演员来说,可不是个小数目。父母经常因为钱的事吵架,很快就感情破裂离了婚。
当父母问毛毛愿意跟爸爸还是跟妈妈时,毛毛拉着他们的手,看看这个,又看看那个,谁也不愿意放开。她哭着说:“你们两个我都要,我不要你们分开啊!”妈妈也成了泪人,她想把女儿带走,但爸爸却坚持让女儿跟着自己。
妈妈临走的那天,天气阴沉得像毛毛的心情一样让人透不过气来。爸爸带着毛毛把妈妈送到汽车站,母女俩搂在一起,接连发了几趟车妈妈都没走。最后还是爸爸把毛毛硬拉了过来,说:“再不走天就晚了!”看到妈妈上了车,毛毛在爸爸的怀里一边挣扎一边哭喊:“妈妈你别走,你别不要我了啊……”汽车启动了,毛毛急了,在爸爸的胳膊上狠狠地咬了一口,这才挣脱了爸爸,然后追着汽车一边跑一边撕心裂肺地哭喊:“妈妈,你不能不要我啊……”直到汽车越开越远看不见了,她才瘫倒在地……
妈妈走后,爸爸带着毛毛从黑龙江来到了辽宁开原市,在剧团拉二胡流浪躲债。妈妈回到黑龙江后也跟着剧团到处演出,大家远隔千里行踪不定,那时又没有手机,双方很快就失去了联系。毛毛无时无刻不想着妈妈,但因为担心勾起爸爸的伤心事,她一个字也不敢说。就这样,一晃就是几年。
毛毛读小学四年级那年,一天放学回到住处,见债主把住处的桌子都掀了,她把书包一扔,说:“爸,我不上学了,也去唱二人转,帮你挣钱还账!”爸爸吃了一惊,说:“孩子,你还小,我和你妈妈都希望你能好好读书……”毛毛小大人似的说:“我已经长大了,应该帮你分担忧愁。”
爸爸的心里酸酸的,剧团四处演出,居无定所,毛毛上学也的确有困难,他只好无奈地点了点头。
艰难找寻,我把妈妈弄丢了
剧团里也经常需要孩子配戏,而毛毛年龄小,个子矮,嗓门高,演这样的角色正合适,再加上她学什么像什么,很快受到了一些观众的欢迎。毛毛还跟剧团里的赵丹(胖丫)成了好朋友。为了多挣钱帮爸爸还债,她经常和赵丹一起悄悄地跑出去“走穴”,就是去别的剧团帮人家演出。东北的冬天特别冷,零下20多度是正常现象。有天晚上,她和赵丹到另一个剧团“走穴”时,已经是夜里11点多了,毛毛上台表演吹唢呐,结果由于太冷,她感觉自己的嘴巴都冻“瓢”了,根本不听使唤。实在没办法,她干脆跑到一边狠狠地打了自己十几个嘴巴子,直到嘴巴有了感觉再接着吹。回到住处,爸爸见毛毛的脸蛋通红,还以为是冻的,心疼得直落泪。
那个时候,观众喜欢给演员赏钱,毛毛也经常能得到百儿八十的,她就把赏钱和走穴赚来的钱一分不留,全部都交给爸爸还债,几年下来没添一件新衣服。
有一天毛毛跟着爸爸到集上去贴宣传海报,她一下子被摊位上的一件小红袄吸引住了,她咬着一根手指头想:自己长这么大还没穿过红色的小袄,不知我穿上那件小红袄好不好看……爸爸见女儿的目光直了,就说:“要不咱拿过来试试?”毛毛一问,人家要价80元。她知道爸爸没钱,就咽了一下口水说:“我只是随便看看。其实我不喜欢红色的衣服。”爸爸愧疚地说:“孩子,爸爸对不起你,眼看着就是大姑娘了,连身像样的衣服都没有。”毛毛连忙搂过爸爸的胳膊哄他说:“没事,谁让我是‘老毛子’的女儿呢?”后来爸爸给毛毛娶了位后妈,连后妈都夸毛毛懂事。
毛毛13岁那年秋天,剧团到吉林舒兰市演出。一位远房亲戚忽然找到爸爸吕俊平说:“你前妻早就织了一件毛衣放在我这里,托我转交给你们,但一直没有机会。”毛毛一看,那是件不大的鹅黄色女式毛衣,显然是妈妈亲手给自己织的。她像看到了妈妈一样,再也忍不住了,抱着毛衣就哭,对爸爸说:“我想妈妈了啊!”爸爸叹了一口气,说:“你妈妈离开我们几年了,可能又成了家,早把我们忘了。再说天下这么大,到哪里找啊!”毛毛说:“不!妈妈没有忘记我,不然怎么会给我织毛衣?你骗人!”爸爸只好说:“我在老家还欠不少钱,没脸回去啊!”毛毛知道自己不能去找妈妈,主要是因为爸爸还欠钱,她咬着牙,眼泪在眼眶里直打转……
14岁那年9月的一天,毛毛跟剧团在吉林松原市演出。演着演着,毛毛忽然发现台下有位中年妇女在盯着自己。她仔细一看,天啊!那竟然是自己朝思暮想的妈妈!毛毛一下把唢呐扔了,叫了一声妈,就跪在舞台上放声大哭起来。
原来,当时妈妈正在大庆演出,听说前夫和女儿在松原附近演出,就一路找了过来,她也想女儿啊!
一别好几年的母女俩搂在一起大哭了一场,毛毛抱着妈妈的胳膊,再也不愿意松开,生怕一松手妈妈又不见了。妈妈见女儿穿的还是几年前的旧衣服,裤子都不够长了,腿腕子露在外面,自己给她织的毛衣袖子也毛了边,心疼得直落泪,说:“这么多年了,我一直没尽到一个母亲的责任,妈妈对不起你。你还是跟我走吧!”毛毛知道爸爸更离不开自己,再说,妈妈可能已经再婚了,自己不能打扰她的幸福啊!就说:“妈,没事,我很快就能学会照顾自己了……”妈妈只好给女儿买了几身衣服,又专门给自己买了一只当时比较精贵的数字BP机,把号码留给女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