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中期,由于社会转型剧烈,我国曾出现过一次离婚潮。据有关统计数据,其间,至少有1200多万对夫妻离异,因此被称为“中国第三次离婚潮”。现在,这波离婚潮的后遗症开始在众多80后的婚礼中逐渐显现——这些离异家庭的80后儿女们已经长大成人,离异夫妻也大都再婚,就是说生长在这样家庭的儿女们按常理推算,每人都会有两对老爸和老妈。如果这样家庭的孩子联姻,他们就会有8位老爸老妈。办婚礼时,由于父母多,客人怎么请、父母谁上台讲话和礼金怎么收等问题,都成为摆在这些80后年轻人面前的一道天大的难题。
广东就有这样一对80后情侣,他们的父母都是离异再婚,而他们那8位背景不同的老爸、老妈平时基本上没有往来,而当儿女要结婚时,他们却全部站了出来,都想在儿女的婚事上当一回家。这下可热闹了,孩子们也犯了难,究竟该听谁的?争争吵吵之下,他们能把婚事办圆满吗?
天下第一尴尬
准新郎(娘)都有两对父母
今年27岁的王鹏,家住广东省开平市。4年前,他大专毕业后,通过应聘,进入珠海市香洲区柠溪市场附近的一家食品公司上班,目前是公司的销售主管。2009年5月,经朋友介绍,王鹏认识了漂亮的老乡王颖。王颖比王鹏小一岁,在香洲百货附近的一家文化公司当文员。两人一见钟情,很快就谈起了恋爱。
2010年春节,王鹏觉得两人的关系已经很不错了,就提出想去王颖的家跟她父母见面。王颖有些不好意思地说:“在我很小的时候,我父母就离婚了。现在,我跟母亲和继父生活在一起……”谁知,她还没说完,王鹏就“嗨”了一声,说:“我父母在我还不懂事时,也离婚了,我是跟父亲和继母长大的……”
王颖没想到两人的命运会如此相似。她叹了口气,说:“我们都生活在离异的家庭,我担心家庭人际关系太复杂,很多事情不好处理。”王鹏笑着说:“别怕,只要跟他们搞好关系,就会有两位老丈人和两位丈母娘疼我,也会有4位公公婆婆疼你,岂不更幸福?”
果然,被王鹏说中了。过年时,他跟着王颖去开平与她的母亲见面时,王颖的母亲做了一大桌好菜招待准女婿。他们临走时,王颖的继父还硬塞给王鹏1000元“压岁钱”。他俩去跟王颖的父亲见面时,王颖的继母也非常热情。听说王颖的继父给了王鹏1000元压岁钱,王颖的父亲说:“我是小颖的亲爸,给的压岁钱不能比她继父少。”于是,硬是塞给王鹏2000元。
年后,王颖去跟王鹏的父母见面时,4位老人也都表现出了对这个准儿媳的喜欢。事后,王鹏得意地对王颖说:“怎么样,你还担心父母太多,伺候不过来吗?”王颖笑着说:“看来父母多,好处也多啊!”
然而,事情远没有想象的那样美好。2010年端午节的晚上,王鹏和王颖到王颖的母亲家过节时,刚想吃晚饭,王颖就接到了父亲的电话:“小颖,你还是带着你的男友来我这里过节吧,不然的话,别人会说闲话的。”两人没办法,只好草草地吃了几口饭,找个借口,买上礼物,就往王颖的父亲家赶。谁知,他们刚坐下,王鹏的父亲就打来电话:“儿子,这么多年,你都是跟我一起过节,你不在这里陪我,我心里难过呀!”王鹏只好当即带着王颖赶到父亲家。可是,他们刚端起酒杯,王鹏的母亲也打来电话,说:“儿子,你可不能有了媳妇就忘了娘,快把王颖带到我这儿过节……”结果那个端午节,王鹏和王颖接连跑到4位父母家,陪8位老人过节,一直奔波到半夜,却连肚子都没填饱。
中秋节时,王鹏和王颖吸取端午节的教训,决定把8位父母请到位于开平市三江大道的海伦堡大酒店吃饭。由于之前几对父母之间有这样那样的矛盾,有好几位不愿意坐在一张桌子上吃饭。王鹏和王颖只好借口说把他们请到一起,是想商量一下两人的婚事,大家这才极不情愿地来了。谁知,菜还没上桌,他们就吵开了。
原来,王颖和王鹏计划2011年农历二月初二结婚,王颖提出男女两家合在一起,在一家大酒店办婚宴。谁知,她的母亲连连摇头,说:“不行!你长这么大,你爸根本没操过什么心。再说,当年你爸背叛我,在外面乱搞女人,他根本不配做你的父亲,我不想跟他一起出现在你们的婚礼上!”
王颖的继母听她说出这番话后,顿时不干了:“你说谁呢?我们现在是合法夫妻,谁和他乱搞了?”结果,现场乱成一团,大家连饭都没吃,便不欢而散。
都想当家
恁多父母听谁的
王鹏和王颖一时想不出“摆平”几位父母的好办法,苦恼不已。一天,王颖把自己的烦恼一五一十地对同事汪小月说了。汪小月听后,给她出主意,说:“实在不行,你们就把婚礼分开来办,先跟你妈、继父、王鹏的父亲、继母在一起办,然后再跟你爸、继母和王鹏的母亲、继父在一起办一次。我家的情况跟你们一样,去年我结婚时,就是这样办的。”
王颖和王鹏都觉得这个办法不错。谁知,当他们把几位父母约到一起,把他们的想法说出来后,王鹏的父亲当即表示反对:“这是你们的终身大事,父母怎么能分开?再说,如果分开来办,不仅浪费时间,账也不好算。”结果,在这件事上,几位父母的态度竟出奇的一致,大家都觉得不应该分开办,在一起办又别扭,但谁也想不出更好的办法。
这时,王颖的父亲忽然又提出,王颖出嫁那天,必须从他家出门,因为是他们老王家嫁女儿。谁知,王颖的妈妈当即跳了起来:“女儿是我和她继父养大的,20多年来,你管过她多少?现在,她长大了,你想来摘桃子,没门!必须从我家出门!”王颖的父亲也寸步不让地说:“不管怎么说女儿姓王,如果她从你家出门,就算我答应,老王家的亲戚也不会答应!”
王颖觉得母亲之所以在这个事情上不让步,主要是因为母亲还对当年父亲背叛她的事耿耿于怀,就开始做母亲的工作。谁知这时,一直没说话的王颖的继父开口了:“从你们王家出门也行,但男方家给的彩礼应该给生她、养她的母亲,而压箱底子钱应该由她父亲给!”
原来,按广东的风俗,女孩出嫁那天,男方得给一笔“彩礼”,条件稍好的人家,“彩礼”起步价就是10万元。而女方父母收到彩礼后,要给女儿陪一笔“压箱底钱”,数额一般跟彩礼持平。 如果女方父母是原配,当然不存在什么问题,因为他们只是转了一下手,一进一出的收支会平衡,真正拿到钱的是女儿。但对王颖这样的离异家庭来说,如果照继父说的那样做,就等于让女方的父亲白白拿出10万元,彩礼钱却被母亲拿走了。王颖的爸爸本想将前妻一军,没想到会被对方倒打一耙,一时不知该怎么办。如果这样做,也会触犯到王颖继母的利益,因此,她马上反对:“想得美,凭什么你们收礼,我们出钱?你当我们是傻瓜呀?如果调过来,让王颖就从你们家出门,彩礼我们收,压箱底子钱你们出,你们能干吗?”
就这样,双方又吵起来。王颖怎么劝也劝不住,最后,她急了,喊道:“你们不要吵了,到时候,我们不要彩礼,你们谁也不要掏压箱底子钱,这下行了吧!”可王颖的妈妈说:“这不是钱的事,我要的是这个理!他不是说你姓王吗?这个姓不能白姓,姓王的家就该给压箱底子钱!”结果,双方再次陷入僵局。
王鹏的妈妈是位女强人,当年,她就是嫌丈夫太窝囊,才跟他离婚的。她嫁给王鹏的继父后,两人做起了装修材料生意。通过多年的打拼,已经创下了千万家产。由于她再婚后,只生了个女儿,没有儿子,所以,她几次表示将来要将家产交给王鹏,让他和女儿共同管理,她的老公也表示赞成。
2010年11月8日,王鹏的母亲打电话把王鹏和王颖叫到家里,说:“我想来想去,觉得你们结婚的时候,还是别让你爸出面了。因为我想在你们举行婚礼时,把我的一些客户和朋友介绍给你们,为你们将来接我的班作准备。在你们的婚礼上,让你的继父以父亲的名义出面,也是给他个面子。”王鹏觉得这样做有点儿离谱,就说:“那我爸怎么办?”王鹏的母亲说:“婚礼说到底不就是个形式嘛!如果你爸能为你的前途多想点儿,受点儿委屈又怎么样?你们去做做他的工作!”王鹏非常想接母亲的班,他犹豫了一下,决定跟老爸商量一下试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