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首页 | 小学作文 | 中学作文 | 高中作文 | 中考满分作文 | 高考满分作文 | 中小学诗歌 | 写作方法 | 课外读物 | 整站作文 | 用户面板 | 申请驻站 | 写作投稿 | 写作专区 | 客服在线 |
灰色童谣,是堵还是疏? ( 本章字数:1801) |
||
有一次,某市实验小学三年级的刘老师在抽查学生背古诗时,一个学生站起来居然摇头晃脑地背道:李白乘舟不给钱,一脚把他踢下船。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会游泳就玩完。班上的其他同学听他这样背,不是给以指正和批评,而是有的随声附和,有的鼓掌大笑,还有的玩起了背诵接龙:日照香炉生紫烟,鸡鸭鱼肉在眼前。口水流下三千尺,可惜兜里没带钱。面对班内如此热闹的气氛,有多年教学经验的刘老师也一时不知所措。 学生们中间传唱灰色童谣,这在很多学校已成为一种普遍现象。这些听起来“很酷”的话,在孩子们以之取乐、释放压力、彰显个性的同时,也传递着消极、偏激、暴力和拜金主义等不健康的东西,势必影响到青少年的身心健康。 对于灰色童谣在学生间如此流行的状况,很多学校很多老师都采取了“堵”的方法,他们禁止学生传唱,禁止学生抄写,可是这样却适得其反,灰色童谣在学生中间反而越传越多,越传越广。也有人认为,既然堵不住,那就应当“放”,童言无忌,要维护儿童说话的权利。 其实,对于灰色童谣在学生中蔓延的现象,经验表明一味地“堵”不能根治问题,没有原则地“放”更是不行。 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总社首席教育专家、“知心姐姐”卢勤对这一问题分析得比较全面、透彻,她说,童谣的调侃、幽默,实际上反映了学生内心的无奈。“一个10岁的孩子,每天做作业熬到晚上9点多,周末还要参加不同的辅导班,孩子们经常挂在嘴边的字就是‘累’和‘烦’,升学考试压力沉重,校园中又没有相应的释放渠道,童谣就成了孩子们宣泄不满、排遣压抑情绪的途径。 灰色童谣反映了孩子压力较大,不太善于正面发泄,就用这种方式消消气。大家哄然一笑,很是开心,这和成人的需求一样。”孩子们的压力太大了,就会有一种不能发泄出来的情绪,而灰色童谣又能很好地表达他们的想法,这也是为什么很多孩子都会传唱灰色童谣的缘故。 古希腊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苏格拉底有一个著名的“杂草理论”,这对我们解决灰色童谣问题有很好的借鉴意义。苏格拉底把弟子带到旷野中,询问如何才能除掉杂草,弟子们有的说用火烧,有的说连根拔,可付诸实践总是收效甚微。一年之后,弟子们惊讶地发现,原来杂草丛生的地方长满了谷子,杂草早已不见了,这才恍然大悟。 原来,除掉杂草的最好办法是在上面种上庄稼。 心灵的“杂草”也是如此,面对“野火烧不尽”的灰色童谣,只有在孩子心田里种上美好的“庄稼”,让美德占据孩子的心灵,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如今,越来越多的告示牌、标语趋向人性化,比如草坪中牌子上的“别踩我,我怕疼”,比如有孩子改编的《常回家看看》,“找点空闲,找点时间,找个朋友,到校园转转。带上球鞋,戴上护腕,套上队服,到球场玩玩……”这类童谣健康优美,既可加强修养,又可创新思维,值得学校和社会大力宣扬。 中小学生热衷于传诵灰色童谣,除了因为其搞笑顺口,将其作为发泄情绪的方式外,更为重要的是他们缺乏适合心理需求、乐于传诵的新童谣。如果能够创作出贴近学生生活、通俗易记、朗朗上口、健康向上的绿色童谣,让其走进校园,走进学生们的心灵,让绿色童谣在校园内唱响,滋润学生们的心田,绿色童谣自然会占领灰色童谣的阵地,从而伴着学生们健康快乐地成长,度过一个美好的童年。 (胡桂勤) 全国中小学生作文(http://www.cnx3.net)免费发布作文,中考高考满分作文,小学优秀作文,初中优秀作文,高中优秀作文大全 |
上一页 返回书目 下一页 | |
全国中小学作文的作文为网上收集,版权属于原作者!不得以任何形式用于商业用途。本站仅供学习交流参考之用,不得私下传播。请支持正版,购买正版书籍。
本站所收录作品、评论及本站所做之广告属其个人行为,与本站立场无关。 |
CopyRight ©2004-2012 版权所有 全国中小学作文 www.cnx3.net |